水稻、小麦已有多个耐盐碱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已在多个省区市推广种植
发布时间:2024-03-20 23:21:25|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

  我国盐碱地治理曾“以地适种”为主。2023年第二次中央财经委员会明确提出,“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盐碱地改造成本高、维护难,开发技术的局限始终很难克服,一些地方治理刚刚取得成果,不久就又得撂荒,盐碱化卷土重来。”目前盐碱地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传统大水漫灌压碱的水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大力改造盐碱地,有时取得的成效可能是“事倍功半”的。

  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3月16日至3月20日在海南三亚召开。记者从大会获悉,水稻、小麦已有多个耐盐碱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在黑龙江、新疆、山东、江苏等多个省区市推广种植。亲口品尝过的专家说,源自盐碱地的稻米、面粉味道不一般。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艾治勇介绍,国内目前已有11个耐盐碱水稻品种通过国家耐盐碱区域试验审定。去年,耐盐碱水稻推广种植面积突破100万亩,覆盖全国主要盐碱地类型。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西北中心万亩耐盐碱水稻示范片,平均亩产573.8公斤。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崖州总部科研试验基地的试验田。艾治勇 供图

  艾治勇品尝过多种耐盐碱稻米,他说和普通水稻一样,耐盐碱水稻中既有品质好的品种,也有口感相对较差的品种。从目前的试验和实际品尝看,同一品种在盐碱地条件下,口感和风味更佳。“袁隆平院士生前选育的‘超优千号’,在盐碱地里种出来的稻米,与非盐碱地种出来的相比,我们吃了觉得口感更松软一些,另外多了一点清香。”

  艾治勇说,目前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有专家在研究盐碱地水稻风味增加的生理机制,初步验证盐胁迫与稻米风味的关联,但是否所有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水稻品种都能达到品质更佳的效果,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编辑:菲菲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相关阅读

资讯

产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