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这究竟是什么病毒?常见症状有哪些?和新冠病毒、甲流病毒相比有何异同?要如何治疗和预防?
近来有一些家长反映,宝宝咳嗽、喘息声很大,还伴随着呼吸加快等情况,这让很多家庭感到困扰,甲流才躲过去又有新病毒了吗?这背后或许是RSV在作祟。
婴幼儿更易感染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是造成婴幼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尤其对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原发免疫缺陷的婴幼儿造成的疾病更重。RSV感染最易累及呼吸系统,婴幼儿RSV感染后易发生气道高反应性,这与后期的反复喘息和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
RSV感染不能产生永久性免疫,不能保护儿童免于再次感染。其人群感染率随年龄升高而上升,感染呈全球广泛流行,其流行受地理位置、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影响。RSV感染的致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病原因素、气道上皮细胞相关因子、免疫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
RSV在我国北方流行长达半年
在北半球国家和地区,RSV的流行存在明显的流行季,主要集中于11月至次年2月的冬季和早春季节;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RSV在潮湿的雨季感染率出现明显增高。在我国北方地区,RSV流行季开始于10月份中旬,结束于次年5月份中旬。
RSV感染最易累及呼吸系统
RSV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以表现为症状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也可以表现为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这与患儿的年龄、基础疾病、环境暴露因素及既往的呼吸道感染史有关。
除了呼吸系统疾病,RSV感染可导致其他系统病变。心血管系统受累可以出现心肌损伤、右心功能不全等,少数研究报道RSV感染后出现致死性间质性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中枢呼吸暂停、癫痫、RSV脑病、RSV脑炎、RSV脑膜炎等。另外,极少数病例会出现低体温、皮疹、血小板减少和结膜炎等。
多数RSV感染的患儿能完全康复
大多数RSV感染的患儿能完全康复,不遗留后遗症。但婴儿期RSV感染的患儿出现哮喘的概率约是健康婴儿的4倍。早产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或有唐氏综合征、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患儿,RSV感染后临床表现往往更重,出现呼吸系统后遗症的比例较高。常见的表现为持续喘息或哮喘、活动耐力下降等,且这种肺功能的受损可以持续10年以上。
直接接触是RSV最常见传播模式
RSV主要通过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触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传播。直接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飞沫和气溶胶也可能引起传播。RSV在手和污物上能够存活数小时,洗手和接触防护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HRSV感染后的潜伏期为2-8天,通常为4-6天。
如何预防RSV感染
1.提倡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
2.避免孩子暴露于烟草和其他烟雾的环境中;
3.RSV流行的季节,在任何场所均应让孩子使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溶液等洗手,当免疫力较低的婴儿与有呼吸道感染风险的年长儿童接触时,更需要注意其手部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