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警惕新冠感染的长期风险 接诊新冠阳性量明显增加
发布时间:2023-05-21 09:24:50|来源:新京报|作者:戴轩

  随着时间推移和部分人群免疫保护水平降低,近期新冠病毒感染者数量有所上升,监测发现XBB系列变异株已成为主要流行株。与上一次感染相比,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说明此前感染形成的抗体交叉保护作用仍然存在。

  “五一”假期过后,新冠疫情出现反弹趋势。据北京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连续三周,新冠超过流感、重回报告病例数“榜首”。

  记者从多家大型公立医院发热门诊、呼吸科医生处了解到,近期接诊阳性患者明显增加。

  这次能顺利买到药吗?症状比第一次更轻还是更重?反复感染会不会损害免疫系统?为此我们进行了采访。

接诊新冠阳性量明显增加

  近期,越来越多网友晒出自己“阳了”或二阳的消息。自“五一”假期后,新冠疫情出现回升。

  记者从北京多家公立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处了解到,院内接诊阳性病例有所增加。

  发热门诊增量最为明显。北京某三甲公立医院发热门诊主任告诉记者,最近日接诊量又增加到了两三百人。和放开后第一轮疫情与今年的甲流疫情比起来,这次人数相对较少,第一轮时日门诊量能达到近400人,甲流时最多能达500人。

  虽然变化不如发热门诊那么大,呼吸科门诊也出现更多阳性病例。朝阳区某三甲医院一位呼吸科医生告诉记者,他最近一天出门诊时,接诊了二十多例新冠阳性,病房里现在也住进了不少新冠患者。

  “现在每个门诊都能碰到几个阳的。”昌平区某大型综合医院呼吸科医生也表示:“但这一波不像上次传得那么厉害,有的一个家庭成员阳了,其他几个人没事儿。”

新冠再回“榜首”出现区域性规模疫情可能性不大

  从疾控部门监测数据看,病例增长趋势明显。

  记者检索北京市疾控中心疫情周报。此前,随着传播下降,新冠曾跌出报告病例数“榜首”居于流感之后,从今年第17周(4月24日至4月30日)到第19周(5月8日至5月14日),新冠报告病例数又超过流感、回到第一位。

  5月8日,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刘清在发布会上表示,全国发热门诊监测结果显示,“五一”期间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小幅上升。总体来看,国内疫情目前仍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专家研判认为,由于人群接种疫苗和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力存在随时间衰减的客观规律,全国疫情在今年4月上旬达到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近期开始出现缓慢上升的情况,这种变化趋势符合预期,也与全球奥密克戎病毒株波动流行的规律相似。

  不过他也表示,人群免疫力衰退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当前我国的人群总体免疫保护水平仍然较高。“五一”期间人群聚集和流动性增强,客观上增加了病毒的传播机会,预计“五一”假期后局部地区疫情可能会出现小幅反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出现区域性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不会对医疗救治和社会运行造成明显的冲击。

“一阳”为主,症状较轻 未出现药品短缺

  有两家三甲医院发热门诊主任均向记者表示,此次接诊的阳性病人以“一阳”居多,少部分是二次阳性,其中部分患者身体机能较弱。从症状看,大部分患者仍是典型的新冠轻症,如发热、咽痛、咳嗽等,少数出现肺炎等情况。

  “我们科现在有几十个新冠感染住院的,一般一周左右就能出院,常规的治疗方法就足够,消炎、平喘、祛痰,恢复效果都很好,没有死亡病例。”一位主任告诉记者。重症与否,和一阳或二阳关系不大,与个人体质有关。

  首轮疫情时曾出现退烧药、抗病毒药紧缺,一些医院将少量的抗病毒药仅提供给重症住院患者。几位医生介绍,这次药品很充足,门诊都能开出来。一方面,之前储备的药物还有库存,一些新药近期上市,各类药品供应充足;另一方面,很多患者家中自备不少药物,轻症甚至不太需要开药。

需警惕新冠感染的长期风险

  新冠感染后会不会带来长期风险、反复感染会不会损害人体免疫系统,是不少市民关心的问题。

  “新冠是会有一些后遗症的,也不局限于呼吸系统,对心脏、肾脏、生殖系统等等也可能产生影响,有的患者痊愈后,还需要花时间去治疗并发症和后遗症。”上述发热门诊主任表示。

  “反复感染确实有可能影响免疫系统。新冠病毒还是有点特殊,而且它变异快,半年就能又感染一次,普通的病毒性感冒不会这样。”一位呼吸科医生称。

  近日,中科院院士、原中疾控主任高福在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3年学术年会中称,长新冠是一个基本事实,不要回避,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就越高,这一结论有临床数据支撑,因此感染后要及时诊断和用药。

编辑:菲菲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相关阅读

资讯

产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