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新专利手机录掌纹 刷掌支付追逐战打响
发布时间:2023-06-28 22:09:25|来源:搜狐新闻|作者:

  刷掌支付该项目从去年开始加速了研发进程,或将成为未来支付宝的一种全新支付方式。支付宝除了内部研发掌纹支付功能外,还预研发多个掌纹支付原型设备,用于线下支付场景。

  备受关注的刷掌支付又有新进展。在5月微信刷掌产品正式发布后,另一支付巨头支付宝也有新动作。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6月27日,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布新的刷掌支付专利,名为“基于手掌的支付处理方法及装置”。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专利的发布使得刷掌支付这一新型支付方式在下一步的落地推广上又迈新台阶。

支付宝新专利手机录掌纹

  该专利摘要介绍,这是一种基于手掌的支付处理方法,其中包括:在获取到用户通过手掌支付渠道进行自助订单支付的支付核身请求后,根据用户终端调用后置摄像头采集的手掌图像的手掌类型在用户的基准手掌图像中确定目标手掌图像,并基于手掌图像和目标手掌图像对用户进行支付核身。说明中所述的用户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基于虚拟现实的信息交互装置,或者是车载终端。

  在公示页面中,该专利还附加了一系列应用说明,简单来说,在手机上开通刷掌支付之后,便可以在线下支付机具上进行使用,整个过程需要验证账户支付密码、双手手掌信息。账户绑定与手掌生物信息获取都是通过用户的手机完成。

  今年5月,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推出了“刷掌乘车”,乘客在自助购票机录入掌纹后便可以“伸手即过闸”,这是微信刷掌第一次大规模的社会面应用,伴随着项目上线,也宣告微信刷掌产品正式发布。不过,微信该功能的实现需要用户通过线下机具获取手掌生物信息,与微信不同的是,支付宝的该项专利使用户可以直接使用手机终端采集掌纹信息。

  相比来说,使用专业机具进行刷掌支付开通,获取的信息更加精准,但对于用户来说,便利性欠佳;而使用手机终端采集掌纹信息无疑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便捷度。在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看来,这会更有利于其后续的落地推广,此外,能够在便利用户采集操作的同时,减少用户对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担忧。

  今年以来,刷掌支付频频引发热议,这一新型支付方式在生物识别技术、支付机具上都以其创新之处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苏筱芮表示,从C端来看,刷掌支付可以提升用户体验,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无电支付”,例如在地铁场景遇到手机没电时,可以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二是“无接触支付”,与传统指纹认证相比,刷掌支付能够隔空感应、避免物理接触,与刷脸支付相比,刷掌支付不需要摘口罩,能够防范跟减少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感染风险。

  刷掌支付使得生物识别验证方式得到进一步扩容,从应用层面来讲,更具有积极意义。苏筱芮补充到,从B端来看,刷掌支付的“掌纹+掌静脉”双因子验证模式能够严密商家的风控防线,为商家带来安全、便捷的支付收款方式,特别是在一些需要频繁进行支付的场景下,如餐饮、零售等行业,刷掌支付可以大大提高支付效率,减少支付时间和人力成本。

刷掌支付追逐战打响

  今年1月至2月期间,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已公布了多个刷掌支付专利,包括“掌纹识别设备”“掌纹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设备”“收银设备”等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相关专利都与掌纹识别有关。2月以来,关于“支付宝正在研发掌纹支付功能”的传言始终不断,支付宝逐步加速研发进程。目前,除了内部研发掌纹支付功能外,支付宝还预研了多个掌纹支付原型设备,用于线下支付场景。

  相比之下,微信刷掌支付的应用探索更加快速,率先一步实现技术落地。自2018年以来,腾讯已经陆续申请了多项与掌纹识别相关的专利。2022年10月,腾讯财付通上线“微信刷掌支付”小程序,部分线下门店开始测试,不过并未正式发布。时间来到2023年5月,北京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正式上线微信刷掌乘车服务。该月底,微信支付、腾讯微卡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创新试点的“校园一掌通”服务正式上线,微信刷掌支付商用进一步加速。

  微信与支付宝的“刷掌支付追逐战”已然打响,众机构都意图通过支付方式的创新来扩大市场,为未来支付方式的变革提前做储备,占得先机。苏筱芮指出,支付宝等机构加大刷掌支付普及力度,不仅仅在于刷掌支付具备便捷、无接触等优势,同时也因为刷掌支付领域正处于蓝海,对于第三方机构来说,既能够巩固其传统支付地位,也可能为其获取增量的B端商户、C端用户资源形成良好助力。

  但是,在突破之下,该项技术离大规模普及还有多远?刷掌支付是否会替代二维码等方式成为大众日常支付的主流?一位互联网公司技术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提到,从既往认知看来,掌纹琐碎度高、不易辨别,使用手机终端后置摄像头采集手掌信息,如何保证识别的精确性是用户顾虑的问题。此外,在终端采集手掌信息后,真正实现刷掌支付也需要线下支付机具的配合,机具的大规模普及才能更加便利用户操作。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支付宝咨询,不过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表示,目前的移动支付方式上,扫码支付和NFC支付等是主流,刷脸支付、刷掌支付等生物特征识别支付作为补充。不过,生物特征识别支付方式也面临问题,比如个人生物信息的泄露风险、识别不精准的风险等,特别是前者,当法律规范不完善、数据安全问题困扰,以及受众担忧较多时,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应用。

  苏筱芮则提到,未来刷掌支付能否成为“主流”主要有如下影响因素:一是支付机构的营销力度,鼓励用户尝试并形成支付习惯,二是铺设更多支持刷掌的设备,尤其是中小微商家,三是刷掌体验及相关的功能是否能得到持续。

  “你追我赶”之中,支付机构后续将如何布局?微信支付工作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微信刷掌正逐步应用于办公、校园、健身、零售、餐饮、交通等领域,重点为具有“无介质”“非接触”“高便捷”等需求的场景提供补充支付方案。

编辑:菲菲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相关阅读

资讯

产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