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姑孰镇:77岁老人立誓独自编纂1500万字乡土志 目前已编纂完成40集!曾再新说,有生之年,将立志于唤醒沉睡的历史,编好乡情资料,讲好当涂故事,为家乡交上一份满意的“文化答卷”,把一生钟爱献给生养的土地。
曾再新展示40本已经装订成册的乡土志。
一位77岁的老人暗暗立下誓言:要用3年时间,以一己之力编纂120集、1500万字的乡土志作为80岁时的生日礼物献给自己,献给生他养他的那方土地。为此,他平均每天要整理出1万多字的文字资料,目前,已编纂完成40集,约500万字。他就是家住当涂县姑孰镇焦家社区的退休职工曾再新。这是怎样一个“狂人”?9月29日,记者来到他的家中一探究竟。
别有一番情趣的“乡味书屋”
走进曾再新家,只见满屋子都是书,俨然就是个小型图书馆。书房与卧室之间的隔墙用的是书橱,为的就是多一点放书的空间。书房15平方米的空间,绝大部分是他节衣缩食“淘”来的涉及当地乡土文史之类的书籍,说是“乡味书屋”,一点也不过分。
曾再新对当涂乡土文化的研究始于1979年,至今已有40多个年头,藏书中自然有一些压“馆”之作。有清乾隆版、民国版《当涂县志》,清嘉庆版《太平府志》,清光绪版《当邑官圩修防汇述》(1-8集)等。有些虽不是原版,甚至并不完整,但能搜集到这些孤本残部已实属不易。
“那要有股来自心底热爱的钻劲、磨劲。”他说,当得知一位长者藏有清乾隆版《当涂县志》后,便使出了浑身解数,想一睹为快。可那位长者也是爱书人,上门随便翻翻尚可,外借绝对不行。最终,那位长者大发善心,同意他复印。复印室里,长者的眼睛一刻不离左右,生怕出什么意外,而他的眼睛一刻不离复印机吐出的每片新页,生怕长者有什么反悔。就这样,两位爱书人在别样的爱惜中完成了传承。
“乡味书屋”折射出主人对乡土文史几乎偏执的爱好。1960年春天,十几岁的曾再新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因家庭困难辍学。1970年,他从厨房的勤杂工做起,后因能识文断字,加上忠厚诚实,逐步告别厨房,因多次撰写饮食文化稿件,被吸纳为安徽省烹饪协会会员,曾自编自印一本《当涂饮食博览》,全部赠送好友。退休后,他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乡土文史资料的搜集、整理中,渐渐地便萌发了编纂一套乡土志的想法。“年龄越来越大,一定要将这些宝贵资料以完整的形式留下来。”曾再新坚定地说。
每个字靠写字板在电脑上完成
在他书房最显眼的位置,是40本已经装订成册的乡土志,约500万字,用了整整一年时间。
这套1500万字的乡土志,光是拟编目录,就让人眼花缭乱。共有29个分类:疆域沿革卷、历史文化卷、自然地理卷、军事文史卷、红色文化卷、社会生活卷、民风习俗卷、建筑古迹卷、山川文化卷、交通文化卷、农耕文化卷、非遗文化卷、商贸企业卷、地名印记卷、景点博览卷、乡镇社区卷、饮食文化卷、文化教育卷、水利电力卷、隽语名句卷、群众文艺卷、宗教信仰卷、诗词歌赋卷、典籍方志卷、著述筑巢卷、姑孰旧色卷、古人萍踪卷、当涂琐趣卷、历史上今天卷等。
这么浩大的工程,靠一己之力去完成,得益于他长年累月的积累和笔耕不辍的坚持。令人吃惊的是,他虽然也会电脑的基本操作,但打字不会拼音、五笔,只能依赖写字板。以前的手抄稿,只能一笔一画写进电脑里,加之这些文史资料在网上也难搜到,粘贴功能很少用到,工作之艰巨可以想象。
早上4点起床、洗漱、泡茶,4点半伏案打字,10点半吃午餐,然后午睡,下午伏案打字,之后4点半吃晚餐。晚上电视新闻必看不可:安徽台、中央台、马鞍山台、当涂台,随着栏目而变换。“静观国际风云变幻,纵览天下时政要闻,了解媒体最新资讯,笑看人间世事百态。”他说,如此一天心情舒畅,轻松愉悦,活得蛮开心。
把一生钟爱献给生养的土地
“今天是9月29日,星期四,农历九月初四。姑孰乡土文化守望者、《当涂乡土志》搜编者曾再新说说当涂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事?”这是他当天在当地的几个稍大的微信群里的报到语,然后便是“当涂历史上今天”的内容,几年来从不间断。
“推动文化振兴,就是要立足乡土文化、乡风文明,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他自诩为乡土文化守望者,面对大家对乡土文史的渴求,他甘于奉献。
2014年,当涂县老年大学开办了史话班,推荐他担任教师。为了办好这个班,学校免收了报名费,作为一门文化课,办了六年,学员普遍反映良好,表示通过这个课的学习,知道了本县很多历史文化和鲜为人知的地理人文和奇闻异事。据统计,这个班学员达528人次,编写乡土资料198期、860页、69.69万字,在2019年全省老年大学系统优秀教学大纲建设、精品教材建设评选中,均被评为优秀奖。据了解,2016年,他被马鞍山市政协聘为首届文史研究馆馆员。他还帮助相关单位编写《镇志》《村志》《揽胜》《轶闻》等乡情资料20多本。
曾再新说,有生之年,将立志于唤醒沉睡的历史,编好乡情资料,讲好当涂故事,为家乡交上一份满意的“文化答卷”,把一生钟爱献给生养的土地。
编辑:澜澜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