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刺绣匠人:有了固定收入 幸福生活从指尖开始
发布时间:2022-10-23 12:51:27|来源: 中国新闻网|作者:张玮 李娜
 
 
  “如今,我们也是‘领工资’的人啦!”近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中心为农牧民绣工发放工资,50岁的古生手里攥着刚领来的工资,脸上笑开了花。
 
  编者按: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蒙古族刺绣匠人:传统技艺开启“指尖幸福”生活
  科右中旗蒙古刺绣起源于清代,与汉、满、藏等民族刺绣技艺互相融合、互相影响,多以豪放、粗犷、夸张的手法和鲜艳的色彩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是风格独特的蒙古族传统美术技艺。
 
  2009年,科右中旗蒙古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白晶莹与绣娘交流技艺。 科右中旗宣传部供图
 
图为白晶莹与绣娘交流技艺。 科右中旗宣传部供图
  绣在丝绸上的朵朵鲜花栩栩如生,哪怕是挂在相框里,都觉得伸手就可以采摘下来……在科右中旗,有一支万人农牧民绣工队伍,他们以精湛的传统技艺创造出指尖上的幸福生活。
 
  因家中耕地少、耕地质量不好,加之供着两个大学生上学,古生之前的生活非常拮据。
 
  2017年,古生找到刺绣协会开始学习刺绣,“我刚开始绣的花很丑,自己都看不过去。”
 
  “但是老师却一直鼓励我,让我越来越有信心了。”古生自豪地告诉记者,她一点一点、一针一针,终于克服了刚开始绣小花不接针,绣大花容易歪针的困难,“从起初5元、10元、20元的订单,慢慢地,现在我已经能绣7000元一单的花了。”
 
  古生说:“我也曾梦想什么时候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有一份工资。没想到,梦想真的是现实。”
 
图为白晶莹验收绣工的作品。 科右中旗宣传部供图
图为白晶莹验收绣工的作品。 科右中旗宣传部供图
  “每次结算工资的时候我都会存整取零,这几年,家里换了很多大物件,再攒攒,我就能买楼房了。”古生充满希冀。
 
  古生擅长绣牡丹和菊花,靠着闲暇时间绣花,不仅富了自己的口袋,同时还作为刺绣带头人带动90名妇女一同刺绣。
 
  图雅是高力板镇的一名一级绣工,她擅长平针绣,经常带着刚刚入门的绣工一起学习刺绣技艺。
 
  “我现在主要教的是按图案、颜色搭配,用的是套针、平针绣,学员提高得很快,颜色搭配得也很好。”图雅手把手地教着学生。
 
  42岁的图雅从记事起就和母亲学做鞋,有了手工艺的基础,学习刺绣易如反掌,2017年,她凭借出色的刺绣手艺脱颖而出,被评为一级绣工。
 
  从此,图雅便开始带着60名绣工从事刺绣产业,“即使不是以刺绣为生的农牧民,一年也能通过刺绣增收10000多元。”
 
  “80后”肖主拉从小喜欢绣花针,十几岁时十字绣便绣得特别漂亮。
 
  2017年,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白晶莹第一次看到肖主拉的作品,就一眼喜欢上了她的技艺。从那时起,肖主拉成了杜尔基镇的刺绣带头人。
 
  这几天,她带着杜尔基镇的20余名绣娘领到了2022年上半年的“工资”。“她们都是初学者,但她们的平均工资都能达到3000元。”
 
图为肖主拉领到了“工资”。 科右中旗宣传部供图
图为肖主拉领到了“工资”。 科右中旗宣传部供图
  “我要把蒙古族刺绣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姐妹加入进来,一起致富。”肖主拉说,这几年下来,她带出来的绣娘中,年收入最高的能达50000元。
 
  “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大军中的一员,将不断培养本土人才、工匠型人才,弘扬传统中华民族文化,为农牧民创业增收。”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白晶莹如是说。(完)(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编辑:涵雨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相关阅读

资讯

产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