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不少人已经有了出游的计划。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打定主意:与其在城市和热门景点“挤破头”,还不如去乡村,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体验乡村文化,品尝乡村美食,放松平日紧张的心情。
携程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乡村游的整体订单规模已达到2019年“五一”同期的137%。
事实上,近年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城市人喜爱的休闲旅游。那么,从乡村的角度来看,各地准备好了吗?对于乘兴而来的客人,我们能呈现出什么才不会让他们“败兴而去”?
应该说,“村里人”已经有想法、在行动,而且志在做大产业蛋糕。但揆诸事实,各地“打造”的乡村旅游离“高质量”“高品质”的要求还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如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产品“千村一面”:一个鱼塘、几亩菜地,一顿“农家饭”的“标配”之外,难以有“人无我有”的特色与足以吸引人的项目;一些有投资能力的乡村,请了规划设计公司,花了大量投资,但做出来的“农庄”外表沧桑纯朴,内在却富丽堂皇,已然不再是乡村生活;一些乡村旅游项目安全和卫生无法保证,生态环境被破坏,低端的农家乐污水横流、垃圾乱堆;还有一些售卖农家产品的度假村,价格虚高。这些显露的问题是乡村旅游亟待提升的短板。
真正的乡村是什么?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对于城市居民而言,乡村是一个可以使身心放松的场所,是一个可以亲近大自然的平台。乡村旅游,应该满足城市居民的思乡之念,对田园风光的好奇,对乡土人情的怀念,对慢生活、静生活的价值再造。理想的乡村旅游应该努力实现城市人的“念想”:看得到“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清秀,享受到“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的悠闲,感受到“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淳朴……
怎样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国家有关政策其实已经有了明确的指向:各地应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挖掘并激活自身乡土特色和文化内涵,促进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独具特色、互动性强的文化体验活动,提供有创意的旅游产品,从而提升口碑,助推旅游发展。那些偏离了大众需求,一味追求富丽堂皇高消费的乡村旅游,最终只会热闹一时。只有面向普通大众,干净简朴,价格亲民的乡村旅游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各地政府在推进乡村旅游之时,就需要保持足够清醒的头脑,以明确的态度和倾心的扶助,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导航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