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最“喜欢”焦虑了,其实快乐的方式很简单,健忘+笑点低,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是很可爱的,你焦虑的问题也不过是一座座小山丘罢了。
焦虑,如今似乎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口头禅。到今天,我还不曾听说哪个人没有焦虑过。如果他真的没有焦虑过,我想他可能也没有真正活过。
如果一个人没有因为想要的玩具焦虑过,没有因为学业成绩焦虑过,没有因为心仪的对象焦虑过,没有因为干不完的工作焦虑过,没有因为身体的健康焦虑过,那么,他要么对生活根本没抱任何希望,要么是大脑严重受损以致无法思考。
即使你遇见一个仙风道骨、看似无忧无虑的人,他一定也是经历了过各种焦虑,才到达了今天风平浪静的境界。
焦虑,是渴望和恐惧的混合物。当你靠近一个有可能无法完全把握的对象时,你心情激动,你有所畏惧,这就是焦虑的感觉;而当你逃离一个无法把握的对象且不会回头张望时,你的情绪是恐惧而不是焦虑。所以,焦虑代表的是敞开,是靠近;而恐惧代表的是封闭,是远离。若想真正地拥抱生活,焦虑可谓必不可少。
当然,我们在这里说的是“正常焦虑”而非“神经质焦虑”。正常焦虑,即我们在面对生活或自身的各种可能性时产生的矛盾情绪:一方面,生命无限美好,生活充满诱惑,我们渴望出人头地,成为英雄;另一方面,这个英雄之旅充满艰辛,每当劳累的时候,我们就想“躺平”。
于是,在这“进与退”之间,或者从根本的程度上说,在这“生与死”之间,我们被焦虑所浸染,焦虑在我们前行的路上与我们融为一体。
神经质焦虑与正常焦虑有所不同,它产生的反应与客观刺激并不成正比,且对我们的破坏性影响会更大。神经质焦虑会让我们感觉“四面楚歌”,进而行动力瘫痪。只有这种焦虑才是我们需要处理的——把它减轻到可以忍受的程度,不影响我们自由行动的程度。
之所以神经质焦虑的主观反应与客观刺激不成正比,是因为它涉及了个体的内心冲突;也就是说,个体不仅被客观刺激所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主观态度的影响。比如,面对一次出国考试,这次考试可能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难,但你就是焦虑不已、紧张万分。
这可能是因为如果这次考试成功了,便意味着你能够离开父母,将其弃之不顾;但如果失败了,又意味着你能力不足,还不能独当一面。正是这种父母给予的羁绊,加重了你的焦虑,甚至还会让你“大病一场”,好让你不用参加考试。
如果我们认同真正严重的焦虑并非来自实际的威胁或困难,而是来自重要他人是否接纳和认可自己这一观点,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也看到了神经质焦虑的解决之道,那就是人们之间无条件的、健康的爱(在上述例子中,是父母对孩子的“放手”)。
所谓无条件的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基调是爱,而不是竞争与敌意,那样只会产生更多的焦虑。而健康的爱,是指一种非共生依赖的关系;爱应该指向自由,让一个人走向独立,做他自己。
话又说回来,这个“做自己”的过程必然充满着焦虑,但这是一种正常的焦虑、健康的焦虑。正如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所说:“冒险会导致焦虑,但不冒险会失去自我。”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强,创造力越强,他必然面对着更多的焦虑;因为他过着一种自由的生活,一种承担责任的生活。可以说,在成为自己的过程中,焦虑终日与我们为伴。
因此,我们时下流行的口号——“过一种没有焦虑的生活”——是不是要改一改了?相反,我们应该提倡大家“过正常焦虑的生活”。先哲孟子不是早就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吗?焦虑代表了一种动力,一种活力,一种耐力。
今天,“焦虑”成为有些人的口头禅,可能并不是因为他在承受多大的焦虑,而是他不愿承受一点焦虑,以为能够彻底消除焦虑。要是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为焦虑正名”,除了伟大的先哲们,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心理学家罗洛·梅了。实际上,我以上所述关于焦虑的感悟,都来自罗洛·梅的《焦虑的意义》一书。
这本书初版于1950年,再版于1977年;20世纪关于焦虑的真知灼见在21世纪仍然熠熠生辉,甚至在技术日益发达、人类日益自恋的今天,“如何与焦虑相处”的观点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这本书源于罗洛·梅研究焦虑的博士论文,也源于他罹患肺结核的亲身经历。梅最初是一名教师,后来选择成为牧师,以牧师的身份为人们提供咨询,但最后他还是决定走上心理学的道路。1941年,32岁的梅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3年4月,梅作为博士候选人开展对“未婚妈妈”焦虑的研究,同年8月不幸被确诊为“中晚期肺结核”。
在疗养期间,他一度悲观绝望,焦虑无比,但通过阅读克尔凯郭尔等人的著作而深获启发。1946年,当他重新回归论文写作时,无疑极大地丰富了原来的心理学研究架构,包括了哲学家、神学家、诗人和小说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众多心理学家的观点。1949年,年届不惑的梅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次年,《焦虑的意义》出版,为梅在焦虑研究领域赢得了重要的学术地位。
这本书引述了众多前人的观点和研究,还涉及梅所设计的临床心理实验,理论纷繁,数据庞杂,给读者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作为一本心理学博士论文,可读性能达到如此程度,已是十分难得。
事实上,又有几本心理学博士论文能像《焦虑的意义》这样化身为经久不衰的常销书?作为一本学术著作,本书信息丰富,归纳得当,观点新颖,论证合理,能让众多读者受益,值得一读再读。(郑世彦)
编辑:涵雨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