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考公、考编、考研选择“二刷”“三刷”的越来越多,这其中,有考生的自主选择“不上岸”誓不罢休,也有被父母“逼着考”的,督促他们去完成父辈的梦想,走通“华山一条道”。
女儿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拥有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再早点嫁人生子——这大概是每个父母做梦都会笑醒的剧本吧。然而现实往往比较残酷。近日,一则网络视频流传甚广,里面称四川一对父母,强制女儿考公5年后,不仅没能如愿以偿,还把她“逼”成了精神分裂。
这则视频,最初是由一位精神科医生所发布,画面中,一位穿着病号服的女子在医院走廊里,手舞足蹈唱着歌,自由旋转,看上去心情很不错的样子。配文“姑娘考公五年未上岸,变得神神叨叨,妈妈:没出息。” 画面进行了打码处理,但仍引发“侵犯隐私”的争议,目前该医生已经删掉了这则视频。
尽管如此,“女子被父母强制考公5年致精神分裂”,这一新闻还是被广为传播。有消息称,这位四川女孩大学毕业以后没有找工作,父母觉得考公是不错的选择,便要求女儿考公务员。可是女儿接连考了5年也没有拿到好的结果。根据她母亲的反馈,女儿可能是从去年开始,身体和精神就出现一些异样。最近和家人说话的时候经常答非所问,并时常说自己是局长,目前医生检查后确诊精神分裂症。
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光看以上信息,其实很难一口断定,女孩的精神问题,全是被父母逼出来的。但这则新闻,还是狠狠地戳中了正在被逼婚、催生、强迫考研考公的年轻人,恨不得立马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群聊里,让控制欲强的家长们都看看,执迷不悟地逼迫就是这等下场。
新闻评论区里不乏这样的声音,“这父母也是得偿所愿,余生女儿会乖乖听你们话了。”“这下父母应该很知足了,女儿是局长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逼疯女儿这下满意了吧?”这些话听起来像是对强势父母的报复,仿佛女儿如今的精神错乱,是他们的报应,才能让他们觉醒放手。
不可否认,现实中确实有很多强势的父母,喜欢逼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在这些父母的心理层面,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儿,对自己而言就是一种使命,上学、找工作、结婚、生子,都得按照规划来,仿佛孩子过的不是自己的人生,而是父母的“计划表”。
就工作来说,在很多父母看来,在外面混得再好,远远不如在老家县里乡镇当个基层工作人员,编制内才是一生香。孩子只有考上公务员,找工作这事儿才算尘埃落定。实际上,父母是用强迫孩子的方式缓解自己的焦虑,似乎只要孩子稳定了,自己也就解脱了。
父母这种“爱”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孩子不敢反抗,没有自我,长此以往,心理出问题也很正常。但也要看到,现在不少年轻人也认同,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考编,抱着铁饭碗,一辈子不愁了。即便没有父母逼迫,他们也都挤破脑袋想上岸。现在考公一年比一年难,一年比一年卷,2023年度国考总报名人数已突破250万,相比去年增长了50万人,热门岗位竞争比达5872:1。很多人拼了一年又一年,在这股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劲头背后,难道全是父母的逼迫?
眼下就业困难,在体制内谋得一个稳定的岗位,是很多人的共同心愿。一些父母可能是出于为孩子前途着想的好心,想要给她规划好一切少走弯路,不惜动用各种手段强迫其无条件听从自己的安排。可孩子作为成年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对于要不要考公,有自己的偏好和基本判断。外人很难了解,他们对考公的痛苦坚持,是单纯地不敢反抗父母,还是因为没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
毕竟,在一个人走向独立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除了父母不肯放手,还有其他主客观因素。比如,有些人毕业后没有找到好工作,需要在经济上依靠父母,过着啃老的日子。这时就没法一边问父母要生活费,一边又要父母不干预自己的生活了。还有的人,可能一开始是被父母催着考公,但考了好多年没考上,结果工作也找不到了,生活也乱套了。这时很难再鼓起勇气转换赛道,只能硬着头皮考下去了。
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当然,家庭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存在意义,个人哪怕备受束缚,也很难铁石心肠地与父母断亲。尤其有的人,从小习惯了“听话”,或者潜意识里被父母PUA,会在心理层面给自己绑上道德枷锁,认为自己不听父母的,是“不孝”“自私”,这种内疚感如同原罪一般很难挣脱。
但不要忘记,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个人都有选择的空间,关键在于你愿不愿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愿不愿意抛下内心的恐惧,离开父母提供的稳定舒适环境,去经历外面的风雨。如果既不愿承担独立的代价,又把人生的失意全归咎于父母,那才是更大的悲哀。
适不适合考公,因人而异。父母都想要孩子有轻松稳定的工作,不用遭受社会的毒打,但这种一厢情愿的好意,可能成为孩子最沉重的枷锁。而个人无论是不敢反抗父母的意见,还是盲目追随考公的潮流,花费数年累月的时间做一件自己并不认同和喜欢的事,这种巨大的精神内耗,不是谁都能承受的。宇宙的尽头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人生,是努力去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