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古法制作“小桃园月饼”热销市场 外地顾客慕名购买!
发布时间:2022-09-08 09:26:58|来源:当涂县人民政府|作者:

当涂县古法制作“小桃园月饼”热销市场 外地顾客慕名购买!每年中秋节,月饼销售兴旺,苏、浙等地客户的订单更是络绎不绝,促进了当地的文旅融合,也提高了“小桃园月饼”的知名度。

老字号传统包装 包装简易 味美价廉

打开印有寿星图案的传统包装纸,再褪去一层透明的食品包装袋,一股古法月饼的香味便扑鼻而来,让人迫不及待地就想品尝一口。临近中秋,位于当涂县护河镇小商品市场的“小桃园月饼”店里,来往食客络绎不绝。“最近半个月,每天月饼的销量都超过500个。”店主吴昌才介绍,还有不少人专程从外地慕名而来购买。

古法制作不打折扣
 
“相比于流水线上大批量生产的月饼,制作一个小桃园月饼胚需要近4小时,是流水线月饼制作所需时间的3倍。这个制作工艺是传承古法而来的,机器是不能轻易替代的。”吴昌才说。
 
时至今日,护河小桃园月饼依然采用传统做法,最核心的是月饼包酥皮的制法:先将皮料调成面团,用滚筒面杖压成薄皮后卷成圆形条状,再将小坯两端沿切口处向里边折捏。接着将油酥逐一包入皮料中,用面杖压扁后卷折成团,用手掌揿扁成薄饼即可包馅,再经过盖章点红即成品,最后用文火烘烤两个小时即可出炉。
 
“小桃园月饼不仅好吃而且价格实惠,既有我们过去吃月饼的口感,同时又甜而不腻、唇齿留香,家里老人小孩都喜欢吃。”当地居民沈老伯说,由于包装简易,小月饼460克售价10元,大月饼450克售价20元左右,对于自己和家人而言,小桃园月饼早已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佳品。
 
味道也在不断创新
 
“小桃园月饼”的制作历经四代传人,2020年已正式被评为当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独到制作技艺做出的“小桃园月饼”有着层次丰富的口感。
 
据第四代传承人吴昌才介绍,“小桃园月饼”在保持原有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改良,把当初单一品种扩大到现在品种多、风味全的类型,适宜更多、更广的消费群体。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吴昌才积极走访老一辈民间艺人,深入了解“护河小桃园月饼制作技艺”的历史渊源,并补充相关内容。目前,小桃园月饼品种繁多,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在月饼用馅方面,有桂花月饼、梅干月饼、五仁月饼、豆沙月饼、肉松月饼、黑芝麻月饼、火腿月饼、蛋黄月饼等;按饼皮分类则有浆皮月饼、混糖皮月饼、酥皮月饼、奶油皮月饼等;从造形上分,有光面月饼与花边月饼。
 
此外,“小桃园月饼”营养价值丰富,月饼内馅采用植物果实,如核桃仁、芝麻仁等,以油酸、亚油酸居多,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每年中秋节,月饼销售兴旺,苏、浙等地客户的订单更是络绎不绝,促进了当地的文旅融合,也提高了“小桃园月饼”的知名度。
 
“小月饼”彰显文化“大自信”
 
“护河小桃园月饼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护河镇副镇长吴琼说,相传在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藏纸条的月饼就出自小桃园糕点坊,作坊主人是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的本家兄弟,月饼的配方曾受刘伯温指点,自此始兴,明朝鼎盛期间,历经几百年经久不衰并传承至今。根据“护河小桃园月饼制作技艺”制作的月饼,爽滑酥嫩,色香味俱佳,口感饱满,回味无穷,已成为当地特有的魅力名片。
 
近年来,护河镇按照“不漏项目、不漏线索”的要求开展非遗文化资源普查,并积极做好各级非遗名录的申报工作。截至目前,现有包括小桃园月饼制作技艺、青山老王家米酒制作技艺、沈氏汤圆制作技艺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3人。
编辑:澜澜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相关阅读

资讯

产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