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2022年居民储蓄缘何多增?存款高增能否支撑消费和地产复苏?
居民存款高增长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日前,央行发布的2022年全年金融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而2021年全年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
居民部门新增储蓄较大规模的增长也引发了市场的热议。有观点认为,2022年多增的居民存款,如果有1/3拿出来恢复对房屋、装修等购买,中国经济就能顺利恢复。
2022年居民储蓄缘何多增?居民部门真的有“超额储蓄”吗?存款高增能否支撑消费和地产复苏?
预防性储蓄意愿增强
2022年居民部门新增储蓄有着大规模的增长,引发市场关注。
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从居民部门储蓄来看,2021年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
对此,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增长反映出,在收入不确定性增强、消费需求受到压制、理财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居民储蓄意愿较强,消费意愿较低。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第一财经表示,受到疫情等影响,居民消费场景有所缺失,一部分消费转向了储蓄,同时,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大预防性储蓄意愿。
分析居民存款高增的主要原因,国信证券首席金融分析师王剑也认为,疫情冲击下,居民收入增速下降,且未来不确定性增大,居民信心持续下降,预防性储蓄意愿增强,是居民存款高增的核心因素。在此背景下,居民消费倾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下降,预防性储蓄意愿增强。
实际上,从央行此前发布的调查报告也可以看出,居民储蓄意愿持续大幅提升,投资意愿和消费意愿均有所下降。
央行《2022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储蓄意愿持续较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2.8%,比上季减少1.0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1%,比上季减少0.3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9.1%,比上季增加1.2个百分点。
除了预防性储蓄意愿增强,居民存款高增还与居民被动储蓄增加相关。疫情对消费场景破坏较大、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低迷等因素影响,直接带来居民消费支出增速下降。
居民风险偏好下降
“我今天没抢上大额存单,太快了,就放了1000万,一秒没,下周二再给你试试。”家住朝阳区的彭女士收到银行客户经理发来的微信。
根据彭女士介绍,一周前自己在银行咨询理财产品时得知,该行有大额存单产品,3年期3.25%利率,但需要满足资金是新进的条件,由客户经理帮忙预约购买。
大额存单产品额度大、期限长、利率比普通存款产品高,在当前存款利率、理财产品收益不确定的情况下,大额存单获得了不少储户的青睐。
“现在理财市场这个样子,大额存单都哄抢,但我就算新入了资金,还是没抢到。”彭女士遗憾的说。
这也反映出存款高增的另一个原因: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下降,资本市场表现欠佳。
“2022年债市和股市震荡加剧,理财净值化转型后也出现了‘破净’问题,居民风险偏好降低,‘资产保值’的诉求加大,而存款属于保本投资渠道,需求有所扩张。此外,在存款利率改革的背景下,预期未来存款利息还将继续下行,因此投资者倾向于尽早买入存款类产品以锁定收益。”明明说。
王剑认为,居民风险偏好明显下降,货基和理财安全性相对较高,因此理财和货基的规模并没有出现下降,但配置比例有所降低,带来居民存款被动增加。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疫情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可分为两类,其一为疫情防控或高感染率出现,无法消费导致的被动性储蓄;其二为源于对经济走势和收入预期悲观,以及产业结构转型(教培、互联网、地产等)导致的预防性储蓄。
2023年居民存款搬家去哪?
居民存款高增长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市场的热议,市场关注存款高增能否支撑消费和地产复苏。
比如,有观点认为,2022年多增的居民存款,如果有1/3拿出来恢复对房屋、装修等购买,中国经济就能顺利恢复。
但不少分析并不赞同这一观点。明明表示,“从存款增速来说,2022年确实存在一定的‘超额储蓄’现象。我们认为一部分有购买能力的居民购房,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带动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但是在实践中还需要考虑群体间的收入差异等因素,不能一概而论。此外,推动经济修复也不是仅仅依靠房地产销售等环节,还需要关注居民消费、企业生产投资等,其他产业以及其他部门也需要共同发力改善。”
王剑指出,2006年以来,单季度新增居民存款同比多增规模连续两个季度超过1万亿元共有三轮:2008年二季度至2009年一季度、2018年三季度至2019年二季度、2022一季度至三季度(仍在延续),累计新增居民存款分别为5.69万亿元、9.76万亿元和13.21万亿元。以上三轮居民存款大增均对应经济的大幅回落,前两轮存款大增均持续了四个季度,此后消费和房地产呈现复苏态势。
明明认为,存款的高增确实为后续消费以及地产的复苏提供了资金储备支持,但是消费和地产的复苏还需要其他方面的保障,例如,进一步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降低预防性储蓄意愿;供给端改善,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房地产市场也需要有序处理行业风险,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各方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李超预计,2023年居民存款搬家,将分流至实体部门及资本市场,其中,部分“被动储蓄”将随疫情形势改善而逐步释放,主要体现为居民消费及购房活动的回暖;而“预防性储蓄”主要源自居民悲观预期及产业结构转型,因此,居民超额储蓄在无法大量进入消费、地产领域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将是核心外溢方向。
编辑:涵雨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