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天津4月22日电 (记者 王君妍 通讯员 许庆华 武美怡)日前,在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内,庞巴迪(天津)航空服务有限公司向海关申请办理了一笔保税维修货物零部件出境维修业务。“现在,保税维修货物的零部件出区维修时,我们不需再对飞机整体进行申报,在节省成本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我们的维修业务范围。”企业负责人刘先超表示。
这样的便利,是海关助力天津自贸试验区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天津自贸试验区成立七年来,天津海关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着力在新产业培育、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领域,服务天津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该关累计实施创新举措138项,向全国复制推广借鉴12项改革试点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占比天津自贸试验区32%,占比海关系统17%。
改革创新,助力新产业培育
日前,在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内,天津海关为南航租赁项目子公司的一架飞机办理了的跨境资产交易业务。据了解,在融资租赁模式下,飞机等标的物无需实际进出境,境内与境外企业即可完成资产交易和处置业务,并完成海关手续,以单架飞机为例,可节省成本约50万元人民币。
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为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天津海关充分发挥综保区政策优势,创新航空产业全链条集群监管模式,实现企业间加工、检测、维修货物自由流转,2021年监管52架空客飞机交付,同比增长30%;监管飞机、船舶、海工平台等融资租赁标的物179个,货值648.13亿元,同比增长38.76%和80.64%,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为继爱尔兰之后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
2021年,天津市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2538.7亿元,同比增长27.2%,以天津市千分之一点六的行政区划面积,实现全市近30%的外贸进出口值,综合保税区已成为天津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科技赋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在位于天津航空口岸大通关基地的天津国际邮件互换局,12000平方米的场地内,一个个进出境包裹通过智能分拣线扫描过机。天津海关采用“进出分流、装卸分开”集中监管机制,对于不含违禁品且免税的邮件,全部实现分拣完毕即通关完毕,通关时间仅需5分钟。
自贸试验区是天津对外开放“新高地”,更加便捷的通关服务让消费者有了更好的购物体验,更有助于区内企业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天津海关结合天津口岸进出口货物物流模式和企业实际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实施“两步申报”“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区港联动”“空检海放”等一系列创新措施。
目前,天津口岸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低于同期全国整体通关时间,2021年,天津口岸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4.93小时、0.74小时,较2020年分别压缩17.3%和48.6%,均位居全国主要海运口岸前列。
协同发展,发挥“出海口”作用
今年3月,在天津塘沽海关的监管下,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此前运往外地开展保税展示进口汽车零部件返回泰达综合保税区。
“产品到不同城市进行现场展示,有助于各地客户更迅速更近距离地了解产品,对于无法销售的商品,可以退回综保区,或者退货出境,这都进一步减轻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也提升了新产品的流通速度。”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现在,经营企业可以在整个京津冀区域开展保税展示交易业务,推动保税展示交易扩围增量,这也是天津海关充分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近年来,天津海关积极深化与北京海关、石家庄海关协作,推进京津冀海关全业务领域一体化,协同联合开展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共同打造华北地区高效便捷“出海口”;推动多项创新模式在京津冀三地逐步推广,实现三地海关通关监管协同,“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全面覆盖京津冀企业;助力保税燃料油跨直供河北四港,2018年以来天津港保税船用燃料油供油量增长超过10倍。(完) 【编辑:程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