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如约而至,伴随着的过敏反应也困扰着一部分人,遗传是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因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方面,与后天各种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有关。
过敏遗传吗
近年来,儿童过敏发生率日益增多。对此,中日友好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惠秦说调查显示,大概有10%的孩子患有过敏性鼻炎,3.02%的孩子患有哮喘,12.9%的孩子患有湿疹、特应性皮炎,2.5%的孩子存在食物过敏的情况。
很多小朋友出现过敏症状的时候,亲友们会追溯父母双方的家族中是否有过敏先例,但其实很多时候父母乃至祖父辈并没有过敏的困扰。
那么,过敏和遗传究竟有没有关系?“有关系,从遗传角度来说,相对无过敏史的父母,有过敏史的父母所生的孩子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会高很多。”但惠秦同时表示,没有过敏史的家长也有可能生出有过敏症状的孩子。
惠秦强调,遗传只是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因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方面,与后天各种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有关。
在专家看来,过敏的发生有一个过程——婴儿的消化道发育不太成熟,肠上皮就像一个筛子一样,筛孔比较大,所以喝进去的牛奶、母乳,以及添加辅食中的一些过敏蛋白就会通过筛孔进入血液系统,刺激免疫系统,造成致敏状态。孩子可能并没有症状,但是致敏已经发生了。当他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刺激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相应症状。
“没有过敏性疾病的家长如果遇到孩子有过敏的症状,需要请医生排除是否因为过敏所致。”惠秦提醒。
过敏的诱因是什么
凡事有因才有果,那么过敏的诱因是什么呢?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刘洋表示,目前,最容易引起人体过敏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螨虫、霉菌、皮屑等吸入类过敏原;另一类是牛奶、蛋白、鱼类等食入性过敏原。
“还有两类过敏原虽然不如上述两类多发,但也给一些人群带来了困扰。一类是接触性过敏原,比如有人对皮带上的金属物过敏,好发于夏季,最常见的是腰带金属扣直接接触脐周皮肤引起的过敏;另一类是注射性过敏原,比较常见的是药物注射后发生过敏反应。”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盛宇俊说。
中日友好医院眼科副主任赵通指出,对季节性过敏而言,最常见的则是花粉过敏。刚一入春,引起过敏的花往往是风媒花,它在空气中的浓度很高;春意盎然时则主要是松树、柏树这样高大树木的花,金秋时节又往往是蒿类这样的野草。常见的比较鲜艳的观赏花,则不易引发过敏。
专家指出,过敏会涉及一系列的症状。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可能同时有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他们的特异性体质容易对外界环境出现过敏。
很多人都会关心,“我到底是不是过敏体质?”“可以抽个血做个化验看看IgE值,IgE是介导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一个抗体类蛋白,叫免疫球蛋白E,如果增高一般提示是过敏体质,同时可以判断是对哪一种过敏原过敏。”盛宇俊介绍。
那么,过敏的发生机制是什么呢?专家指出,人体在接触了过敏原以后,刺激到免疫细胞,产生多种炎性介质,进而刺激神经末梢和血管,会产生各种症状。
过敏如何防治
那么如何预防过敏症状的发生?“首先需要了解哪些过敏原是导致过敏的因素,最好的办法就是切断这种接触,也就是对过敏原进行阻断,这是最好的预防方法。”专家指出。
“有些过敏性鼻炎患者如果控制得不太好,可以用药物治疗方法,大多能得到有效治疗。”刘洋介绍,如果药物效果不太好,可以采用免疫治疗方法,也就是脱敏治疗。如果有些患者得不到缓解,甚至伴有支气管哮喘的话,可以采用蝶腭神经血管束离断技术,手术安全有效。
对于眼睛过敏的患者,赵通则提醒,不要去揉眼睛,越揉血管越充血,可能会释放更多炎性介质,导致干痒加重。可以做冷敷收缩血管,快速止痒。同时,合理使用滴眼液也非常重要,有很多专门抗过敏的滴眼液可以选用,另外可以用一些人工泪液辅助治疗缓解症状,严重一些的可以用激素类的滴眼液,而不是左氧氟沙星、红霉素、氯霉素之类的眼药,这些抗生素可以杀灭细菌但对于过敏没有太大作用。
对于常见的皮肤过敏,盛宇俊指出,总体的治疗原则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对症处理。遇到特别严重的瘙痒,可以口服一些抗组胺药、静脉点滴维生素C和钙剂。如果症状特别严重,急性发作,可以短期内使用激素;如果长期反复过敏,可以用生物制剂来治疗。同时,过敏预防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治疗,有皮肤过敏史的人群要在生活多加留心,做好防护。
张永明介绍,目前我国有哮喘患者4570万,其中2/3是过敏性哮喘。哮喘药物分为急救缓解药物、长效控制药物。急救缓解药物如同冠心病病人的速效救心丸,不能作为常规治疗,否则将越用越喘,建议用长效控制药物控制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预防急性发作。治疗哮喘还有一个利器就是脱敏治疗。比如患者对尘螨过敏,就用提纯的尘螨试剂让患者一点一点少量接触,最后对尘螨产生耐受和适应。目前能做的脱敏治疗包括屋尘螨、粉尘螨、秋季花粉,主要方式包括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
常见的食物过敏一般多见于儿童。对此,中日友好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张佳丽提醒,有的家长拿着食物过敏原抗体的检测报告单非常焦虑,“孩子怎么对这么多食物过敏?还能吃什么呀?其实,食物过敏的诊断需要专业的医生通过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综合判断才能得出结论”。
张佳丽强调,食物过敏的营养管理首先要做营养评估和咨询,而且最好是在饮食回避前就要开始去做;其次,避免过敏原及饮食替代要科学合理;再次,家长要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学习制作安全食物的方法,这样能够避免意外暴露的风险;最后,一定要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情况。
发生过敏有一个过程,惠秦指出,在婴儿期,提倡母乳喂养要到6个月,添加辅食的时间过早或过晚都有可能会增加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胃肠道和免疫系统逐渐成熟,食物过敏的发生率逐渐下降,呼吸道过敏的症状会日益明显。如果孩子出现运动后咳嗽、早晚咳嗽,或者吸入一些过敏原突然会出现胸闷、喘憋等症状,家长需要请医生帮助做全面评估排查是否为哮喘,一旦确诊建议在儿童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