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医疗机构报告两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 我们也会被传染上猴痘吗?
发布时间:2023-06-10 22:39:42|来源:搜狐新闻|作者:

  目前全球已有111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病例,人际传播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世界卫生组织研判后于2023年5月11日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月6日晚,北京疾控发布消息称,北京市医疗机构报告两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另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两名病例均是通过亲密接触感染。发现病例后,市、区卫健疾控部门迅速开展了流调溯源、医疗救治等工作。目前两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情况稳定。猴痘是什么?我们也会被传染上猴痘吗?

  公开资料显示,猴痘最早发现于非洲,目前公众感染风险较低。1958年,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首次从研究用猴子身上被发现,因此该病被命名为“猴痘”。人类感染猴痘病毒最早的个案是197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一名9个月男孩,此后中非和西非靠近热带雨林的偏远地区陆续有个案报告。猴痘病毒属痘病毒科(Poxviridae),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该病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近年来,在美洲和欧洲区域也逐渐增多。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6日,全球已有111个国家报告了87929例猴痘确诊病例,死亡146例。根据世卫组织《国际卫生条例(2005)》紧急委员会关于多国猴痘疫情的第五次会议报告,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于今年5月11日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猴痘对公众的感染风险低,但建议广大市民积极了解猴痘预防知识,做好健康防护。

  猴痘到底是猴子的病,还是人的病呢?其实,猴痘属人畜共通传染病,人际间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猴痘病毒经过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人就可能罹患猴痘。猴痘主要由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多种猴类和猿类)传播给人,属人畜共通传染病。人可以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也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

  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猴痘病毒离开人体后在物体表面可以存活较长时间,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

感染猴痘病毒,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

  据了解,猴痘的潜伏期通常是6天—13天,最长可到21天。

  感染者在发病早期可能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随后在面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皮疹,皮疹多呈离心性分布,面部和四肢皮疹较躯干更为多见,并逐渐发展为脓疱,持续一周左右时间,之后结痂,一旦所有结痂脱落,感染者即不再具有传染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等。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大多数情况下,猴痘症状在2—4周内自行消失。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并发症治疗及心理支持治疗。

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虽然猴痘紧急状态已经结束,但再度流行的威胁仍然存在。因此,对于公众来说仍需要加强预防。

  在生活中,我们要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触。性接触、特别是男男性接触具有较高的风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勤洗手、勤换洗衣物。

  在外出时,避免在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若在国内外有可疑动物、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一般可选择皮肤科,并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结痂前避免和他人密切接触。

  防治猴痘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应加强宣传教育及加强卫生防控措施等,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编辑:菲菲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相关阅读

资讯

产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