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晚上9点以后吃饭的人发病风险较8点前吃的人高13%
发布时间:2023-12-19 20:01:49|来源:搜狐新闻|作者:

  2022年一项发表在《糖尿病护理》杂志上的研究也显示,晚饭吃太晚对身体造成的疾病风险。研究表明,晚饭吃太晚会增加糖尿病风险。研究人员表示,褪黑色素主要在夜间释放,通常在睡前2小时左右达到峰值,有助于调控睡眠-觉醒周期。而褪黑色素受体1B基因与2型糖尿病有关,晚餐吃得太晚会损害血糖控制,导致糖尿病发生

  《自然通讯》近期发文称,当代不少人喜欢在晚9点甚至更晚才吃饭,这种习惯可促进动脉硬化、肥胖和血脂异常等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

  课题组跟踪了10.3万中年人共7年时间,将他们的进餐时间与心血管健康进行对比。年轻、单身、受教育程度高、收入低的人普遍吃饭时间较晚;这些晚吃饭的人饮酒及醉酒更多,经常熬夜。

  随访期间共诊断近2000例心脑血管病发病,最常见的是脑卒中、冠心病。晚上9点以后吃饭的人发病风险较8点前吃的人高13%,特别是8点和9点间的“拐点”相差28%,每延迟一小时,发病风险增加8%;相反,早吃饭,让晚餐与下一餐相隔时间每增加一小时,脑血管病风险下降7%。

  吃饭时间对女性的影响大于男性。

  来源 / upsplash

  动物实验显示,早餐推迟4小时可使体重、脂肪量、肝脏脂肪沉积明显增加;而人类在晚餐推迟时,可出现葡萄糖调节和胰岛素敏感性异常,血脂以及体重增加超过正常限度。推测晚间体内褪黑素处于高峰时段,可使餐后血糖长期处于高位。

  由此可见,不仅是吃什么,时间也是营养的重要一部分,良好的进餐时间,有助于促进理想的心脏健康。

编辑:菲菲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相关阅读

资讯

产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