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式耳机市场销量652万台 骨传导耳机是否可能损害我们的听力?
发布时间:2024-03-25 22:44:39|来源:搜狐新闻|作者:

  IDC于几日前发布了2024年1月《中国蓝牙耳机市场月度销量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无线耳机市场同比增长7.5%,而大热的开放式耳机的增速远远超过这个数字。IDC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开放式耳机市场销量652万台,同比增长130.2%,这已经是消费电子行业多年未见的高增速。

  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近几年身边的小伙伴中,尤其是热爱运动的小伙伴中,悄然兴起了一种新兴的无线耳机。这类设备大多带在耳廓周围,但并不堵住耳朵眼儿,这很可能就是骨传导耳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骨传导耳机的前世今生,以及骨传导耳机是否可能损害我们的听力。

  骨传导声音的发现可以追溯到古代,著名早期应用要数作曲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他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逐渐失聪。据记录,贝多芬使用了一种特制的棒,一端咬在嘴里,另一端敲击钢琴,通过骨传导来感受音乐,这帮助他在听力受损的情况下继续作曲。

  而骨传导作为一种科学现象,其研究主要始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在此期间,科学家开始通过实验揭示人类的骨导听觉机制。声音的本质是物体产生振动,并通过媒质(如空气、水或固体)以波的形式传播。比如我们弹吉他时,手指拨动琴弦,使其振动,这种振动通过空气分子的振动和碰撞传向四面八方。骨传导耳机利用了声音可以通过固体和液体传播的特点,通过特殊的振动单元(骨传导传感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佩戴者将骨传导耳机紧贴颅骨的同时,将振动传递给颅骨,进而振动颅骨内的声音感受器,引起听觉。

  在20世纪,骨传导技术也被应用于军事通信领域。特种部队和战斗潜水员使用骨传导耳机进行通信。直到21世纪初,骨传导技术才开始在消费电子产品中普及,特别是在耳机市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对健康意识的提高,骨传导耳机作为一种能够在运动时保持外界环境感知能力的健康选择,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是不是所有开放式佩戴的耳机都属于骨传导耳机呢?那可不一定,目前市场上还存在一种开放式佩戴的传统耳机,这种耳机在耳朵周围或上方形成一个开放的听音环境,允许音频信号与外界的自然声音混合。与骨传导耳机不同,这类耳机仍然通过空气传递声音。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自己的开放佩戴耳机是否为骨传导耳机呢?方法很简单,当你佩戴好耳机并播放音频时,用手指堵住外耳道,如果音频强度增加,声音变大,说明你佩戴的是骨传导耳机。

  骨传导耳机因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佩戴方式,提供了与传统耳机不同的使用体验。为了最大化骨传导耳机的效果,这里提示大家一些小技巧:

  1.正确位置:确保耳机的振动部分在耳廓周围,不要距离耳廓太远,振动部分紧贴颅骨,这有助于声音更有效地通过骨头传导到内耳;

  2.保持良好接触:为了确保声音效果最佳,耳机和你的皮肤之间需要保持良好的接触。佩戴时拨开头发,如果佩戴了厚重的帽子或者头巾,可能会影响声音传导的效率。

  骨传导耳机不会阻塞外耳道,与传统入耳式耳机相比,佩戴更加舒适。佩戴者可以在听音乐或通话的同时,依然清晰地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这对于在户外运动(如跑步)或在需要听到同事讲话的办公环境中非常有用。因此,骨传导耳机在安静或中等噪声的环境中表现最佳,佩戴者可以同时享受音频内容和保持对周围环境的警觉。

  但当外部环境噪声较大,比如拥挤的地铁车厢或车水马龙的交通环境,环境噪声通过开放的外耳道传入内耳,与经骨导听觉传入的音频相混淆,影响聆听清晰度。这时,大部分佩戴者的做法是通过增加耳机音量的方式来改善聆听效果。这样做确实能够解决听不清的问题,但同时会有更多的声音能量进入内耳。无论这些声音能量是通过外、中耳传入还是通过振动颅骨的方式传入内耳,长时间暴露在中高强度声音环境中,势必会对听力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

编辑:菲菲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相关阅读

资讯

产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