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状态,主要是由于疫情对市场的冲击。销售市场方面,今年春节之后,不少城市成交量回暖。1~2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9.4%,与2022年同期下降12.2%相比,降幅已明显收窄。
3月15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前两月全国房屋竣工面积13178万平方米,增长8.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9782万平方米,增长9.7%。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这是全国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值连续11个月下滑后首次实现正增长。此外,1~2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9.4%,与2022年同期下降12.2%相比,降幅已明显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销售市场亦在转暖,修复面覆盖到各线城市。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城房价数据显示,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55个和40个,比上月分别增加19个和27个。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目前房地产市场还处在调整阶段,后期随着整体经济逐步改善,市场预期转好,有望逐步企稳。”
据付凌晖介绍,去年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状态,主要是由于疫情对市场的冲击。另外,去年一些头部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出现了问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住房交付困难。“对此,中央高度重视,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出台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积极满足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
付凌晖指出,去年“保交楼”政策对民生保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去年7月份时,部分城市出现“停工断贷”潮,房屋交付问题引起中央层面关注。随后,住建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针对“保交楼”问题出台举措,通过政策性银行设立2000亿元专项借款,支持全国已售逾期交付的住宅项目完成建设交付。从去年9月开始,陆续有郑州、沈阳等地获得专项借款,对当地“保交楼”起到了积极作用。
除了专项借款外,去年11月份,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介绍,在前期推出的“保交楼”专项借款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将于2023年3月31日前,面向6家商业银行推出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为商业银行提供零成本资金,以鼓励其支持“保交楼”工作。
与此同时,当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针对地产行业的“金融16条”支持政策,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支持。此外,去年11月以来,支持房地产市场融资的政策“工具箱”不断扩容,信贷、债券、股权“三箭齐发”。今年1月以来,监管部门继续加强对系统重要性优质房企的资金支持力度,随着相关融资支持政策陆续落地,房企流动性压力得到缓解。根据中指研究院的监测,2月份房企信用债融资同环比均实现增长。
销售市场方面,今年春节之后,不少城市成交量回暖,1~2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51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0.6%。商品房销售额15449亿元,下降0.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5%。贝壳研究院市场分析师刘丽杰指出,1~2月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收窄至0.6%,销售额实现同比增长3.5%,这是自去年以来首次累计同比增长。放长周期来看,今年1~2月销售规模仅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止跌转涨0.3%,二手房价格环比也止跌。据了解,在去年的市场下行周期中,新房项目“停贷潮”主要波及以新房为主的三线城市,导致三线城市房价下行幅度较大。刘丽杰认为:“目前三线城市房价也已筑底,表明我国房地产在前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是可以有效化解的。”
销售市场的回暖也带动了房企对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明显增加,不少项目从停、缓建甚至烂尾转向复工或加速施工。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的调研,截至2022年年底时,32个典型城市重点监测的290个项目中,近6成项目已复工。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1~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5024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4%,降幅已有所收窄。
今年3月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保交楼’的工作也在扎实推进,切实保障了购房人的合法权益,房企合理性融资也得到了改善,应该说市场主体信心正在恢复。”
据了解,今年2月份时,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曾向全行业发起 “保交楼” 行动倡议。截至 3月15日,全国已有20 家省市房协积极响应,第一批和第二批共计 20 家品牌房企已经签署承诺书,履行企业责任,切实做好楼盘交付保障工作,目前第三批品牌房企正在积极签署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