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持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既要立足产业自身,也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实现中国服务与中国制造互促共进。
近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这一要求对于厘清错误认识,加快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大国竞争,产业为要。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最为关键的胜负手。没有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基本构建了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与传统发达国家相比,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突出表现在: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链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不足;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不足;科技、产业、金融之间的良性循环尚未形成。
我国产业体系完备优势明显、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突出,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发挥三次产业的融合乘数效应,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对于三次产业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错误认知和做法。比如,对制造业与服务业采取“两分法”,认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各自独立。还有观点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服务业,三产超过二产就是产业结构优化,甚至以扭曲其他产业为代价“拔苗助长”发展第三产业,制造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将三次产业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做法,不仅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也会对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我国产业融合发展的范围不够广、程度不够深、水平不够高,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还不明显。
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推动生产函数变革调整,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塑造新的竞争优势。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产业融合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培育融合发展主体,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形成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高产业间和产业内融合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持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既要立足产业自身,也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实现中国服务与中国制造互促共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