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区新洲镇腊味产业迸发新动能 现代化加工厂实现标准化生产#秋风起,食腊味。在阳东区新洲镇,一排排腊肠、腊肉、腊鸭在阳光下映出诱人的光泽,阵阵香气传出,让人垂涎。
近日,记者走进新洲镇娥姐腊味加工厂看到,生产腊味的各个工序都已应用机械设备,穿戴着围裙、口罩和工作帽的工人们各司其职,有的用搅拌机将猪肉搅碎,有的摇动机器摇臂,将肉丁均匀灌进肠衣中,现场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以前在新洲镇,生产腊味的都是家庭式小作坊,产量低,品质也难以保障。”新洲镇腊味生产发展协会会长郑素娥说,自从成立协会后,越来越多人加入制作腊味的行列,并建设起现代化的腊味加工厂,实现标准化生产。
记者看到,加工场内干净整洁,预进间、安全门等配套齐全,进门处还挂有一本清洗表,表内详细记录了每次清洗设备的操作人员、起止时间以及消毒方法。
“要下雨了,快出来收腊味!”随着一声惊呼,工人们急忙跑到晒场上,将晾晒腊味的架子收回到屋檐下。郑素娥一边整理架子上的腊肠一边告诉记者,该加工厂面积共3000多平方米,主要生产腊肠、腊肉、腊鸭、鸭脚包等,产品除了在本地销售,还会销往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各地。
郑素娥的儿子谭朝,今年32岁,制作腊味已有10多年。上学时,他就会帮家里人晒腊肠。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新洲镇,一门心思从事腊味产业。如今,他已是市级非遗项目新洲腊味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从选料、切肉、拌料到灌肠、绑肠、晾晒,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说起制作腊味的技艺,谭朝颇有心得。他告诉记者,腊肠需要晾晒7天左右,而晾晒的关键在于利用“秋风”,切不可暴晒。晾晒过后,再将腊肠放到阴凉处静置两天,风味更佳。
看着儿子从容地向记者介绍腊味技艺,郑素娥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随着年龄增长,她的身体难以应付日复一日的忙碌。她希望儿子接过担子,继续将新洲腊味发扬光大。“去年我们去外地,学习了更先进的生产模式,接下来打算开发生产腊猪头、腊鹅、腊鸡等新产品。”郑素娥用手轻轻拍着儿子坚实的肩膀,眼中满是期许。
“新洲镇的腊味企业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抱团发展’。”新洲镇相关负责人说,新洲镇腊味生产发展协会现有腊味生产厂家13家,独立品牌产品15个。2023年,该镇腊味产业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
“要想提升腊味产业的竞争力,拓宽腊味销售渠道,必须解决公用品牌问题。”新洲镇腊味生产发展协会秘书长陈凯琳说,目前新洲腊味已被纳入我市“漠阳味道”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并通过举办“腊味节”、参加“年货节”等方式,不断擦亮新洲腊味的金字招牌,提升腊味质量、效益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