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不少让人“上头”的科普博主。比如,“爱科学的吴姥姥”用铁锅演示中国天眼的原理,用扫帚模拟宇宙射线;“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推出“网络热门生物鉴定”等系列视频,展示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汇集了一群由20多岁的硕士、博士组成的科普团队,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小实验传递“生活皆物理”的理念……
总结来说,这些博主往往有一些共同特点:他们能够突破相对枯燥、严肃的传统科普方式,聚焦于展现科学有趣、好玩的一面。同时,很多博主能够适应移动互联网特别是短视频平台的传播规律,懂得用“玩梗”、以小见大等方式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葫芦娃是哪个省的人?圣彼得堡暴风雪后为何会出现“肠粉雪”?据极目新闻报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二学生年跃喜欢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学习地理的心得,其中不乏“脑洞大开”的内容讲解。由于科普方式风趣幽默,他很快收获百万粉丝,视频内容累计获得超过1000万次点赞。在评论区,不少学弟学妹留言说,因为他的科普,自己也喜欢上了地理,有的地理老师还会把他的科普视频当作范例分享给学生。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到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5%;到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达到25%。在这一过程中,着力激发动漫、短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科普作品的创造性力量,有着多重社会意义。
首先,热爱是具有感染力的,“出圈”的科普作品能够引发更多人对科学现象及理论的兴趣。很多网友表示,自己虽然学过多年的地理、物理等知识,但更多将其视为考试工具,是为顺利升学而不得不学习的知识。谈及科学时,也往往感觉很遥远、很“高冷”。一些趣味科普视频的出现,改变了科学在普通人心目中与教科书绑定的形象,以更具趣味性的方式引导受众发现自己与自然现象的关系,了解日常景观中蕴含的知识。当更多人开始关注科学、谈论科学时,提升大众科学素养自然更能有的放矢。
同时,通过科普博主们的讲解,受众也能在潜移默化中锻炼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听起来很抽象,可它正是在对一个个具体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比如,刚听到“葫芦娃是哪里人”这个问题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些无厘头。可是在跟随博主的思路,一步步分析葫芦娃家的住房特点,判断当地的气候特征,最后根据生物多样性和当地的喀斯特地貌锁定“葫芦娃住在云南省”时,人们不仅获得了一个有趣问题的答案,也能掌握一种科学的思考路径,在以后解读其他现象时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以这些短视频为支点,普通网友可以大大开拓自己的视野,人发现生活之美。科普博主“无穷小亮”就曾表示,自己小时候就很喜欢观察不同的昆虫,也会教孩子分辨螳螂的公母。
在功利性的视角看来,这些知识显得有些“无用”。但是很多时候,恰恰是这些“无用”的知识,能够让我们的精神世界丰盈起来,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妙趣横生。而且,谁又能说这些知识不会在某一天,以意料之外的方式发挥独特作用呢?这些趣味科普视频的存在,有时不失为一种提醒:别忘了对世界保持一份好奇。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科普短视频往往有着碎片化、浅显化等局限性,并不能完全代替系统化的科学知识学习。如何实现科普视频与严肃科学教育的对接,让通过线上科普产生兴趣的受众把这份兴趣沉淀下来,通过更多渠道去深入了解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编辑:涵雨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