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感染:症状很轻,甚至一天后全部消失
新年将至,家人期盼重聚。在我们经历着第一波新冠疫情的冲击时,海外那些多次经历新冠感染的人,现在如何?
在德国,瑞迪克一家在新年到来之际,聚在一起,回顾即将逝去的2022,当然也包括那些与新冠病毒打交道的日子。
数据显示,德国迄今共有新冠病例近3700万,康复率达到99.6%。虽然再感染的病例没有被统计,但从瑞迪克一家和周边民众观察来看,感染一次以上者也不在少数。从个人感受来看,病症大多在逐步减弱。
尽管如此,专家还是发出警告,再感染的冲击力取决于毒株是否相同,谨慎防患还是必不可少的。
据瑞迪克介绍,全家13个人中,目前4名未成年人和2位老人都还未“中过招”,剩下7位中青年人中则有5人感染过,其中3人感染次数超过一次。
在瑞迪克家中,蒂尼的两次感染体验迥然不同。今年2月底,她在瑞士参加一次户外狂欢节,回到家中就高烧了三天,每天都做检测,但始终是阴性,直到第四天做核酸检测,才显示阳性。第一次与新冠病毒过招,她出现了几乎所有普遍症状:咳嗽、流鼻涕、身上发冷、发烧等。居家隔离5天之后,她的症状才开始消退,检测转阴。
6个月之后,已怀有身孕的蒂尼前往西班牙度假,再次出现身体不适,谨慎起见做了核酸检测,一次就查出了阳性。然而,这一次,她没有发烧或其他明显症状,仅有的些许不适也在一天后消失。
家中另一名成员米琳娜经历也大致如此。2020年秋天,在参加完一次朋友聚会后,她得知其中有人事后查出感染新冠,于是也做了自测,出现阳性结果。在14天隔离期间,这位业余马拉松选手除了一时失去味觉,没有其他明显症状。第二次感染,她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如果不是因为要参加比赛需要检测,都没有意识到再次感染。
2个月四次感染:
第4次时感觉完全无症状
居住在新加坡的华裔女孩邓梓糯称,今年10月初,她第一次感染了新冠,当时刚打完一针复必泰疫苗,在香港参加SAT考试。“最开始我是没有什么症状的,单纯就是感到很烦,真的感觉什么事都很糟糕,”她回忆道:“我想睡觉,什么事都不想做。睡醒之后就开始流鼻涕、咳嗽。”邓梓糯立即做了一个抗原检测,发现是两条杠。她赶紧又去社区做了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
当时邓梓糯刚办好去泰国的签证,并且已买好机票。她曾担心新冠的症状会严重到影响自己的出行,不过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影响。“当我登上飞机时,症状已经非常轻了。到泰国一两天后,就差不多已经阴了。”邓梓糯回忆。
“第二次阳了之后就是流鼻涕、嗓子痛,说不出话。我第一次有吃药,第二次没有吃药。”邓梓糯说道,12月1日她第三次感染新冠,12月中旬时抗原检测结果再次呈阳性。在这4次感染中第一次症状最重,后面几次症状较轻,“第四次的时候就感觉完全没症状了,只是流鼻涕。”
经历多次新冠,邓梓糯早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恐慌。“大家平常心看待,不需要畏惧新冠。我现在已经非常的平常心了。阳了就阳了,阴了就阴了。我依然会正常工作、正常学习,我依然正常过我的生活。”邓梓糯表示。
再感染后果尚不明确
尽量避免感染是明智之举
有关再感染的可能性和后果,近几个月以来,国际医学界已经开展不少研究。病毒有迅速变种可能,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其伤害性如何,至今仍无法得出肯定的结论。
比如,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11月10日发表一份报告,根据在两年间对44万名一次感染者、4万多名一次以上感染者以及530万未感染者的调查,他们发现,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会增加严重后果和长期患病的可能,感染次数越多的人,健康状况更差,有些症状在再感染60天后依然存在,如疲惫、注意力无法集中或呼吸困难。
然而,在11月底,新加坡卫生部部长王乙康就这份报告回答议员问询时提出相反意见,王乙康称,如新加坡数据显示,在新冠再感染案例中,死亡率(4:10万)大大低于初次感染(35:10万)。
对此,专家也指出,这些研究并不意味着,再感染者会比第一次感染感受更病重,因为严重程度与特定的新冠毒株和注射疫苗的情况相关,很多时候,再感染的严重程度比第一次轻缓。但上述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报告也提醒民众,反复感染新冠可能会引起其他健康问题,而医学家还在寻找答案。所以,尽量避免感染,仍不失为明智之举。
病毒学专家:
应尽量减缓病毒冲击力
对于再感染情况,红星新闻记者专访了国际知名病毒免疫专家、德国埃森大学病毒研究所华裔教授陆蒙吉。
他指出,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再感染同一种病株的可能性比较小,除非免疫系统本身就有问题或者体质虚弱,这类人群对所有病毒都要防范,不止是新冠。另一种情况就是突发变种病毒,前一次感染后形成的免疫保护作用就不确定了。因此,他建议,在目前这种感染高发时期,还是要警惕病毒变种情况出现。如印度之前大规模感染期间,就出现了德尔塔变异毒株。
陆教授强调,如果将目前的奥密克戎病毒看作是不可抵抗的浪潮,人流越大,浪潮越快,冲击力也就越大,即便无法避免接触这种病毒,还是要采取一些措施,减缓它的冲击力。如果说,第一波浪潮3个月可以过去,就算加快速度也无法缩短这个时间,那么只能尽量去减少它的冲击力,避免造成更严重和持续的后果。
他还指出,合理规划医疗资源配备,帮助民众评估出行风险,才能真正消除大家的顾虑,恢复正常生活和社会活力。
编辑:涵雨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