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本轮高温结束 “最热三伏”到尾声  
发布时间:2022-08-24 09:35:23|来源:扬子晚报|作者:杨彦 吕彦霖

 今起本轮高温结束 “最热三伏”到尾声

 
 
 今天是三伏的最后一天,今年的三伏从7月16日开始,8月24日结束,长达40天,可以说是史上最热的三伏天了。但其实,今年江苏的高温从入伏之前就开始了。江苏的大范围高温主要从6月15日开始,根据省气候中心统计,6月以来全省平均高温日数32天,为1961年有完整地面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我省沿江苏南等地高温日数普遍在30天以上。全省40℃以上高温站日数累计101个,为1961年以来最多,其中宜兴40℃以上高温日数多达10天。根据国家站测得的数据,最高气温发生在8月15日的宜兴,为42.2℃,这一数据也突破了江苏省日最高气温历史极值。
   
 
    8月23日是处暑节气,“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结束。特别“应景”的是,冷空气就展示了威力,昨天自北向南横扫全省,赶走横亘在江苏上空长达近2个月的副热带高压。处暑,已到了末伏尾巴,24日是三伏天的最后一天,今年极端酷热难熬的天气终于到尾声。南京市气象台昨天也发布重要天气报告:今日起本轮高温天气结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史上最热”的三伏天终于结束了
 
 
  这个刚刚结束的“立秋”节气,也可谓是“最猛立秋”。长江流域省份热到极致,每天都涌现新的高温纪录,江苏也度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立秋。
 
  处暑节气要当心“秋老虎”
 
  这个夏天太难熬了,让人格外期待秋的消息。在从目前预报来看,24日前后高温有望缓解,不过距离秋天尚有时日。南京平均入秋时间是9月22日,要等到秋分前后。处暑期间,气象意义上真正进入秋季的主要是东北和西北地区。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则带来大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秋雨。每每风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处暑到秋分,这一阶段正是夏秋交替时节,也是一年中气温波动较大的时节。早晚凉爽,昼夜温差逐渐拉大,这正是所谓的“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秋老虎”又发威了。
 
  所谓“秋老虎”,是指出伏后段时间回热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大多发生在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这是因为,夏秋季节交替时,控制我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来回摇摆,导致所到地区温度偏高。所以后面,江苏还会有间断性的35℃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最热的时段已经过去了。从气候中心此前的预测看,9月上旬和中旬,全省范围内还有2次高温过程,极端最高气温35~38℃。
 
  降雨过后高温和干旱还会持续吗
 
  降温降雨终于要来了,但是降雨过后高温和干旱还会持续吗?专家称,短暂的降雨并不足以彻底缓解高温情况。降雨过后,江汉、江南北部、西南地区东南部高温热害仍将持续。且与往年同期相比,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少2成至5成,干旱持续的风险较大。
 
  中央气象台23日18时继续发布气象干旱橙色预警: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大部、浙江大部、福建大部、江西、湖南、贵州大部、重庆、四川大部、陕西东南部等地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局部特旱。预计,未来3天,黄淮西部、苏皖南部、四川盆地西部有10~25毫米降水,对气象干旱缓和有利,但其他大部地区仍维持高温少雨天气。
 
  全国的高温何时结束?
 
  从全国范围看,未来一周左右,冷空气、降水、台风“南北夹击”,南方高温范围缩小、强度减弱,但是各个地区高温缓解的时间和缓解的程度有明显的差异。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未来一周南方地区高温天气整体上呈现缓和的趋势,但不会是马上结束、马上转凉。因为高温天气持续这么久,它的缓解或者是解除还是需要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不会出现突然转折性的现象。像副热带高压,还有一定程度的维持,未来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还是比较复杂的。
 
  处暑养生
 
  请牢记这三条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郭茗医师提醒大家,处暑过后,在做到早睡早起的同时,还要预防秋燥的侵扰。
 
  ●调整生活习惯
 
  处暑时节,天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散逐渐转变为向内收敛,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随之转换。因此,大家要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逐步做到早睡早起。同时,还应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因为适当秋冻可以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从而增强抵抗力。
 
  ●适当运动、调整情志
 
  处暑过后,人体逐渐阳消阴长,阳气向内收敛。在运动上可以选择爬山、散步等比较和缓的运动方式,微微出汗以排除夏季郁积在体内的湿热。但是,要注意强度不可过大,避免大量出汗而损伤阳气。
 
  ●通风换气宜勤
 
  出伏以后,温度会逐渐降下来,虽然不明显,30℃上下,但是给了霉菌适宜繁殖温度。在夏秋交替时节,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会有所下降,加上气候干燥,皮肤也容易出现多种问题。“三伏天的时候空调大开,通风次数少,但是病菌容易聚集室内”,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孙捷提醒,出伏以后如果不在家的时候要注意通风勤一点,准备换秋装的朋友应把衣物从箱中取出,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皮肤感到不舒服也可到医院皮肤科就诊,排查皮肤疾患。
 
  饮食方面,应该少吃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秋燥的症状。同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酸味的食物,例如西红柿、山楂、乌梅等。 通讯员 张鑫 杨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吕彦霖
编辑:涵雨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相关阅读

资讯

产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