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实施,以及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推进,江豚数量大幅下降的趋势暂时得到了遏制。”
从安徽马鞍山芦苇江湾到江苏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从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到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为进一步加强江豚的保护,来自苏皖两省三市的人大代表们展开了长达10小时的 “沉浸式”深度调研。
南京都市圈城市人大首次跨省域协同立法
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江豚,也被喻为长江健康状况的“晴雨表”。8月18日,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 与此同时,镇江、马鞍山两市也同步将《决定(草案)》提请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据悉,这是南京都市圈城市人大常委会首次跨省域协同立法,也是全国首例对单一物种的流域性区域协同保护立法。三地报两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这部跨省协同保护法,有望于10月24日正式实施。
南京长江江豚救护基地
江豚极度濒危的状况并未改变
为了更好地保护江豚,南京都市圈人大代表还开展了联合调研。参加调研的人大代表们从马鞍山登船后,便一路讨论起江豚的生存环境、保护措施、现存数量等。
“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实施,以及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推进,江豚数量大幅下降的趋势暂时得到了遏制。”江苏省人大代表、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南京晓庄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李朝晖话锋一转,但江豚极度濒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目前可能正在一个拐点,远未到乐观的时候。
三地管理不留白让江豚“串门”无忧
“长江马鞍山段40公里,已经有8个片区能看到江豚了。”安徽省人大代表、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一直在江边工作,也是长江水质变化的见证者。据悉,马鞍山从2019年开始,便在全国率先实施禁捕退捕,长江干流和重要通江支流的渔民全线转产……一系列举措下,不仅江岸焕新颜,长江江豚出现的频率也肉眼可见得变多了。
安徽马鞍山芦苇江湾
在江苏,关于长江江豚的保护措施一直在完善。2003年江苏设立了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又设立了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李朝晖介绍说,江豚喜欢在开阔平缓的流域成对或成群活动,活动半径在二三十公里。南京、镇江、马鞍山相隔不远,在保护区的基础上,交界的地方也会有种群跨区域的流动。也正因为如此,协同立法,以及在现有的保护区外建立临时保护区就十分必要。
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汇典律师事务所主任封孝权是镇江人,在他看来,跨省域协同立法将便于今后三地在协同执法、救护援助、应急处理等方面统一步调,从而有助于江豚更好的生存繁育。
守护“水中大熊猫”还需更多合力
从安徽马鞍山芦苇江湾到江苏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从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到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长达10小时的“沉浸式”深度调研,来自苏皖两省三市的人大代表们对于江豚保护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鼓楼区检察院原检察长朱赫一直致力于推动长江保护立法工作。他从办理的案件中发现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涉及部门多,并由此受到启发,在2017年6月5日,鼓楼区检察院发起成立了由47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等参与的“鼓楼长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联盟”。“联盟的作用在于形成合力,这也是此次协同立法的宗旨。“朱赫表示,希望可以进一步形成三地部门之间的合力,今后对损害长江江豚及其生境的行为,依法提起公益诉讼,发挥司法的硬核力量。
通讯员 宁人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编辑:涵雨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