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P主打造的VR博物馆收集了二十多年历史的“中文梗”
“博物馆门票0元,24小时开放,入馆无需核酸检测,所有展品随便摸,祝您游览愉快。”
近日,B站UP主@四迹的一段视频引发了无数网友的热议,视频中他介绍了自己用VR技术打造的虚拟现实博物馆,馆中收集了互联网近二十年以来的梗(热词)。从国内第一批互联网用户常说的“网上冲浪”到近日爆红的“可达鸭”,网友评论:“提到互联网一直都认为是一个新东西,一转眼就‘历史悠久’得可以进博物馆了。”“时光如梭,犀利哥、贾君鹏,这些词仿佛昨日才爆红,结果进馆一看都有十多年历史了。”
从“网上冲浪”到“可达鸭”
互联网热词引发群体回忆
“博物馆门票0元,24小时开放,入馆无需核酸检测,所有展品随便摸,祝您游览愉快。”这个博物馆并非建立在现实空间,而是建立在一个虚拟世界中,四迹和他的小伙伴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从无到有建立了这样的空间,并免费开放给所有前来参观的游客们。
在接受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四迹介绍道:“在这个博物馆里,历史最悠久的一件展品是‘网上冲浪’。英文中上网是‘ surfing the internet’,直译过来就是网上冲浪,这也是国内第一批互联网用户对上网的称法。我觉得这个词是有特殊意义的,它代表着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开始。”提到年代最近的“可达鸭”,四迹介绍道,“这个最近比较火,也是我的收官之作,其实这个词不是新词,很多年前它就有了,最近又火爆了,放在这里也是一种万物轮回、周而复始的意思。”四迹告诉记者,“梗”的展现形式未必是一段文字,也有可能是一个场景,例如“台式电脑”这个梗中,四迹就把上世纪90年年代的“大头电脑显示器”建模后展示。他还表示,会考虑每过一段时间就对博物馆进行一次更新,加进去新的梗。
“以前走进现实中的博物馆,总感觉里面的展品离自己很远,虽然很多展品可能都充满了历史,但这个历史和人之间总觉得隔着点什么。如果说现实中的博物馆是记录国家、朝代或者地区的博物馆的话,那么这座中文梗博物馆感觉像是记录自己的博物馆,我伙呆、犀利哥、贾君鹏、意大利炮、火钳刘明……这些展品非常亲切,它记录的既是互联网的二十年,也是我们自己的二十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B站用户小虎(化名)表示。
“穿过这座博物馆就像穿过自己的这些年一样,有的词仿佛昨天还很前卫新潮,今天就作为有十几年历史的展品被装进了博物馆。戴上VR眼镜走进这座博物馆更是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时而感觉时光匆匆,这么多年过去了只留下了这么点东西。时而感觉人生多彩,短短二十多年我竟然经历了这么多东西。”小虎补充道。
兴趣使然
探索互联网内容消费模式
四迹告诉记者,收集和挑选梗的过程其实十分漫长,“基本上是我一个人去找,先是脑海里回想,然后到网上搜索,再去问小伙伴有没有补充。”聊到筛选标准,四迹表示,一是要考虑到有没有一定的热度,二是要考虑能否做成一个合适的模型展示,三是要考虑这个梗本身有没有一定的意义。而一些低俗、暴力的梗不会入选。“因为我本身就是深度互联网用户,这么多年来也活跃在各种梗圈,如果说一个梗连我都不知道的话基本就不会有入选了。”
在互联网兴起年代,有的网红词已淡出人们视野成为普通人,有的人以另一种身份活跃在大众视野中;还有一些出现在互联网帖吧、论坛的网红词,例如“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些在当时极为时髦的词汇如今已经是80、90后回忆过去时的谈资;在博物馆深处,展现的是一些更贴近当下互联网生活的梗,比如《亮剑》中的意大利炮,《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那句“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四迹介绍道,在如今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环境中,哪怕存在许久的素材,某一天也有可能被网友们二创并再度爆红。博物馆中,还有一些二次元场景,比如动漫中的高达和最早期的游戏《超级马里奥》。在看完年代最近的“可达鸭”之后,博物馆还有一个展区,四迹将它命名为“家”。
四迹告诉记者,在“家”展区中,展示着几代互联网网民共同的记忆,比如在春晚大红的“我想死你们了”“卖拐;语文课本中的“杜甫很忙”;游泳运动员上岸后说出的“荒洪之力”;中国航天员说的“感觉良好”,还有最近人们对疫情工作者的暖心称呼“大白”,其中一些词已经远远超出了“热词”的范畴,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用语。
“‘家’的中心思想是爱国,但我不想说的很直接,我希望用年轻人更能接受的方式去展示这一切。”四迹说,“有的梗体现了祖国强大,人民幸福,有的梗愉快轻松,这些梗都是在祖国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中诞生的。”在“家”展馆前,四迹写了一小段话:没有大家何来小家,更何来我们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生活。
四迹除了是B站的一位UP主外,还是B站的一名员工,他坦言,建造这个博物馆纯属是兴趣使然,过程中,发现这件事情可能产生更多的意义,“最近我们常提元宇宙、虚拟世界,很多人对它们的了解仅停留在概念上。中文梗博物馆只是上述概念中的冰山一角,走进它,不仅能了解这二十年来的事情,还能去探索未来的互联网应该是怎么样的,从这个角度讲,这座博物馆本身就是产品之一。”
自开馆以来,许多B站UP主,尤其是虚拟主播都成为了“探馆大军”的一员,模式也从起初的沉浸式解说变成了“速通”。不过他获得的收益非常有限,“和我预想的一样,我只是做了一个带有公益性质的探索,但我仍然觉得这个事情是有意义的。”由于国内VR设备普及率不高,博物馆里的各种3D场景只能“降维”成平面视频供用户观看,对此四迹表示有些惋惜,“这种情况下也只能勾起一部分回忆,元宇宙、虚拟世界这些对未来的探索部分很多人没有体验到。”
01
VR设备那些事
在四五年前,国内就经常传出“今年是VR元年”的口号,不过如今VR产业依然不温不火,“近年来VR设备肯定是在进步的,比如清晰度越来越高,响应速度越来越快。但实际上对VR产业的方向大家一直都不明确,很多厂商也在摸着石头过河。”作为VR深度爱好者,四迹指出VR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场景很多,教育、探索、医疗、游戏……但它仍不像手机电脑一样是一件偏刚需的产品。
四迹表示,制约VR行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有些人戴上VR眼镜会头晕;比如现在低端糟糕的VR设备太多,劝退了很多人;比如很多厂商将其吹得很玄乎,导致人们觉得这就是一个骗局……“另外VR设备的门槛还有点高,稍微好一点的就要七八千,如果说高端的价格就没有上限了。”四迹坦言,虽然自己的中文梗博物馆是免费的,但要沉浸式体验,还是要花钱买一套设备。
紫牛新闻记者|姜天圣
编辑:涵雨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