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发射成功:将助力“双碳”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激光雷达测量高示意图。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供图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2022年8月4日11时08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抓总研制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标志着世界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遥感卫星正式服役。据悉,该卫星获取的全国以及全球森林碳汇数据,将转变传统的人工碳汇计量手段,提高碳汇计量的效率和精度,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的遥感支撑。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首批科研星之一,能够实现对森林植被生物量、气溶胶分布、叶绿素荧光的高精度定量遥感测量。该星将广泛应用于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陆地生态和资源调查监测、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监测评价、大气环境监测和气候变化中气溶胶作用研究等工作,同时支持高程控制点获取、灾害监测评估、农情遥感监测等需求。
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获悉,该卫星配置多波束激光雷达、多角度多光谱相机、超光谱探测仪、多角度偏振成像仪4种载荷,采用点-面结合、主被动结合的遥感体制,通过“激光+多光谱+多角度+超光谱+偏振”的综合遥感手段,获取森林碳汇的多要素遥感信息,提高碳汇反演精度,将显著提高我国陆地遥感的定量化水平。
多波束激光雷达热真空试验现场。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04所供图
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04所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主载荷多波束激光雷达的总承研单位,联合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开展研制工作。据了解,多波束激光雷达可同时实现5波束激光高精度高程探测、双波长激光大气探测以及对地高分辨成像,将对生态系统碳收支、大气环境及植被进行监测。它的成功研制和应用是我国激光遥感载荷研制领域新的里程碑。
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04所介绍,多波束激光雷达团队自主研制了星载长寿命双波长激光器,攻克了多波束激光雷达总体技术、高精度收发光轴匹配、高精度偏振探测、微弱信号高信噪比大动态探测等技术,使雷达可对全球植被蓄积量进行探测,同时还能让科研人员进一步了解“碳排放”的大气重要载体—气溶胶以及云层对天气、气候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弥补了传统被动遥感器在垂直剖面观测上的空白。
此外,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04所还为卫星配套研制了固态存储器产品。该产品采用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大幅提升了产品容量、码率和数据管理能力,保障卫星海量、多样化数据存储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产品功耗,将为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提供优质的数据智能服务。
编辑:涵雨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