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首家“24小时博物馆”成夜生活新地标 公众号两月增粉17万,目前,“24小时博物馆”整个运营管理团队由9名全职人员组成,暑期增加了2名兼职人员,同时博物院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包括藏品组、宣教组、经营组、安保组在内的19人专班,来保障“精彩不打烊”。
工作日每天上午10时30分至午夜24时,周末全天24小时开放……6月初,浙江自然博物院打造的“24小时博物馆”在杭州开馆。这是浙江省第一家,也是全国第一家24小时开放的国有博物馆。据悉,“24小时博物馆”每天开放2500个预约名额。截至8月中旬,该博物馆已有观众11.2万人次。
既有“在地性”,更显数字化
8月16日晚7点,走出杭州市中心的西湖文化广场地铁站,不远处就看到了“24小时博物馆”。该馆入口处散发出暖色调的灯箱上停着一只橙色的猫头鹰,戴着一副形如“24”的眼镜,象征着夜晚才是“24小时博物馆”的舞台。通过扫一扫预约参观的二维码,大人小孩很轻松就进入了展馆。
浙江自然博物院共有馆舍面积8.7万平方米,其中,院内杭州馆的常设展厅为9000平方米。“24小时博物馆”则是该院杭州馆沿街300平方米的门面房分隔出的相对独立的小型博物馆。面积虽小,“24小时博物馆”里却大有天地。该馆设计强调“在地性”,从浙江自然博物院的27万件馆藏物品中,甄选了浙江地区出现的300余件动物、植物、矿物标本,并且计划每个季度从海量馆藏中更新部分展品。
据悉,“24小时博物馆”运用“元宇宙”虚拟技术,循环播放着往期的100多场经典展览,让馆藏的28万件展品实现数字化呈现;采用AI增强现实、多媒体动画、科学绘画、声音装置、体感互动游戏等多种展示手法,配套多元的研学活动,促进博物馆课程与科学课程的密切衔接。“24小时博物馆”还充分发挥藏品资源和展览优势,配合学校教育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需求,努力激发青少年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他们解析身边大自然的奥秘与精彩,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馆内的“元宇宙剧场”,不仅可以展示所有馆藏,还能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地的自然博物馆跨时空连接。“物理空间面积有限,数字化技术能把这个小型博物馆变成无穷大。”浙江自然博物院院长严洪明说,展馆真正做到了“足不出馆,遍览全球”。
既看到实物展,又学到新知识
以往进入博物馆,就是“看”展览,标本都放在橱窗展柜里。而现在,随着浙江的文化数字化发展,进一步突破时空的限制,为打造“会讲故事的夜晚”提供更多种可能。在“24小时博物馆”里,数字化手段随处可见——扫一扫展示牌上的VR体验二维码,浙江出土的两只恐龙——天台越龙和缙云甲龙当起了“迎宾员”;按动展柜上鸟类标本下的按钮,就能听到悦耳的鸣叫;把鱼类简笔画上色后,用AR(增强现实)装置扫描,投影幕布上就有鱼儿轻盈流动;在摄像头前扫描植物画板,VR(虚拟现实)屏幕上的花卉活色生香。
“早上10点半前后、晚上7点到8点是人流量最高峰的时间段,若正好赶上,恐怕进馆还要排队。”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说,“24小时博物馆”在暑期尤为热门,周末24小时全天开放,最晚的观众将近凌晨3时进馆,最早的刚过上午8时便来了。有下班后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的,有放学后穿着校服的中小学生来参与活动的……当晚的“24小时博物馆”内,几十名观众已经在馆里看标本、学知识,参与研学活动。馆内一角还有个阅读空间,观众可以在书柜上取阅相关书籍,再点上一杯饮品,静心学习。
既有“文化味”,又有“烟火气”
每一件展品,都是一个故事。一座博物馆,更是一份文化。博物馆作为收藏和展示的实体公共机构,也能折射出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厚度。“以前我们常接到游客打来的电话,说白天忙着赏美景,晚上想带着孩子参观博物馆。但大部分博物馆都是‘朝九晚五’开放,很难满足大家对于文化生活的错峰需求。”严洪明说,延长博物馆开放时间,既丰富了在地市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便利外地游客共享文化新空间和新体验。
到了晚上,人气不减反增。“24小时博物馆”有望成为杭州乃至浙江文化夜生活的新地标,推动夜间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接连开展,令整个街区都热闹了不少。据统计,两个多月来,仅“浙江自然博物院”微信公众号就“增粉”17万。目前,“24小时博物馆”整个运营管理团队由9名全职人员组成,暑期增加了2名兼职人员,同时博物院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包括藏品组、宣教组、经营组、安保组在内的19人专班,来保障“精彩不打烊”。
“在创新的同时更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面对如何平衡运营、聚集人气等挑战,严洪明坦言:“3个月试运营后,我们还将根据积累下来的数据,再调整开放时间。”在严洪明看来,“24小时博物馆”就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是一项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创新,并希望浙江自然博物院通过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完善、提升、拓展,让“24小时博物馆”真正成为广大老百姓学习、参观、休闲、娱乐的一个重要场所,为全省乃至于全国的博物馆的改革创新闯出一条新路,提供浙江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