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产业成“香饽饽”: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元,预制菜的产业化绝对不是厨房的放大,也不是简单的清洗、调理,而是食品与烹饪等多学科的交叉,与传统料理包不同,预制菜的保质期较短,对保鲜要求较高,需要在全程冷链的条件下储存和配送,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仍有许多痛点需要化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接田间地头,一头连接餐饮消费,符合农产品向食品化升级、农业供给侧向需求侧升级的趋势。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认为,扎根于乡村的预制菜产业具备良好的成长性,期待在行业起步阶段就做好相关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为后续的发展保驾护航。
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元
据统计,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多家咨询机构及行业专家均预计,数年之后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巨大的产业机遇也引起了国家的关注。今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发展预制菜产业,既是我国居民消费升级、食品加工业不断做大做强的有力体现,更是三产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已成为各地促进经济增长、助力农产品深加工、减少资源浪费、培育新增长极的重要抓手。”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委员这样定位预制菜产业。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代表表示,预制菜的概念其实比大家想象得更大,“初级新鲜的农产品,经过加工、存放、烘干和冷藏,都在预制菜的范畴,它实际上推动了农业工业化的进程。格力愿意推动工业助力农业农村的振兴,在预制菜领域发光发热。”
行稳致远仍需克服制约因素
在市场供需两旺、高歌猛进的情况下,预制菜行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孙宝国委员列举了5方面的限制因素:针对预制菜的标准、监管缺乏统一的管理原则;产业链建设短板仍然存在;部分预制菜产品的口感与风味复原难度大,复热过程对营养物质的影响等研究仍需加强;品类还比较单一,亟须丰富;预制菜产业相关专业人才明显不足,跨学科人才培养亟须高度重视。
“复热后如何保证最大程度还原风味、保留营养物质,成为预制菜能否被消费者接受的关键因素。”他表示,“中餐菜系丰富,烹饪技艺多样,因此,标准化生产面临极大挑战。各大菜系、各种烹饪技艺的预制及预制程度都是很大的挑战,下游消费需求复杂多样且极为分散,必将倒逼上游供应端不断革新技术、提升品质、丰富品类。”
重庆市梁平区正在着力建设“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梁平区委书记钱建超代表提出,从当地预制菜产业来看,近七成的预制菜加工企业仍处于小、弱、散的状态,农产品加工业亟待迭代升级、集链成群。同时,还存在多个行业主管部门多头监管的情况,亟待国家层面统筹。
化解产业痛点推动规范化发展
“预制菜的产业化绝对不是厨房的放大,也不是简单的清洗、调理,而是食品与烹饪等多学科的交叉。”孙宝国委员表示,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仍有许多痛点需要化解。
“具体来说,要健全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产业监管制度,还要加大科技投入,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孙宝国委员建议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着力营造持久的市场发展环境。
“与传统料理包不同,预制菜的保质期较短,对保鲜要求较高,需要在全程冷链的条件下储存和配送。而冷链设备在保障产品营养、风味、新鲜度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董明珠代表表示,格力电器通过提供专业冷链装备、生产专用设备以及物流仓储设备,打造保鲜、安全、健康的预制菜全加工生产流程,助力产业实现设备自动化、运营信息化与工厂智能化目标。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甘肃省烹饪协会荣誉会长、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会长马利民代表表示,预制菜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可以在全省建造大型生产车间,建设大型中央厨房制作预制菜,带动种植、养殖、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澜澜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