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为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鸿蒙生态设备已超7亿,鸿蒙OS 4推出一个月升级设备数已达到了6000万,平均每天增加120万用户。在华为手机缺失5G的日子里,鸿蒙OS为华为手机用户带来了巨大的黏性,减少了用户流失。对于小米、荣耀、OPPO和vivo来说,他们同样需要一个自己的鸿蒙OS,来保持核心技术自主,以及打造自身的高端化品牌标签。以小米和荣耀为例,两家企业均提出了要对标苹果的口号,而iOS正是苹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要打造高端品牌形象,硬件和软件缺一不可。
10月17日早上,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微博发文称,小米全新的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Xiaomi HyperOS)正式版已完成封包,第一款搭载该系统的手机小米14系列,已交付工厂正式开始生产。
“从这一刻起,小米澎湃OS将逐步接替MIUI。”雷军写道,“今天对小米来说,是一个历史性时刻。”
这是属于小米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笔,意味着UI时代的结束,小米将会进入OS时代,也实锤了网传多时的小米自研操作系统一事。受此影响,小米股价当日收涨近4%。
事实上,不止小米,OPPO、vivo等国产手机厂商近一段时间以来都有传出在进行系统自研。对于国内的手机行业来说,自研系统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问题在于,国产手机厂商们为何会扎堆自研系统?自研系统的好处与代价是什么?
自研系统:小米自研路的必然
对小米历史熟悉的“米粉”都知道,小米的第一款产品并不是手机,而是系统。
我们将时间拨回十三年前。2010年4月6日,MIUI开发组正式成立,同年8月16日的第一版MIUI以内测版的形式正式亮相。初期的MIUI内测组仅有100人,这些用户后来成了小米口中的“勇敢的上帝”。同年8月16日,小米发布了首个MIUI内测版——MIUI V1,同时这也是小米公司的第一款产品。
之后,MIUI以每年一更的节奏不断进行着更新和迭代。去年12月11日,MIUI已经进化到了MIUI 14。
在这13年时间里,MIUI从一个仅有几名工程师的“小作坊”发展为了如今拥有四五千人的软件团队。与此同时,MIUI从第一版只有4个常用功能,到成为跨端互联互通的底层深度框架。在此期间,MIUI的辐射范围也从最早的100个梦想赞助商,演变为了如今覆盖全球的11.75亿的累计用户。
那么魔改安卓系统做得风生水起的小米,为什么要做费这么大力气自研系统呢?
对此,雷军在公开信中坦言,从最初的“100个梦想赞助商”,到全球11.75亿累计用户;从第一版只有4个常用功能,到跨端互联互通的底层深度框架;与用户交朋友,做最易用、最人性化的系统体验,一直是MIUI不变的追求。
“以一套融合的系统框架统一支持全生态设备与应用,这就是我们的追求。”雷军称,“现在,到了跨越的时刻。”
据最新财报披露,截至2023年6月,全球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到创新高的6.0亿人次,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计算机)数量增至6.55亿台,同比增长24.2%。
其实早在2020年,小米发布了针对物联网设备的操作系统——Xiaomi Vela,基于开源实时操作系统 NuttX 打造。这个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原生支持对 POSIX 接口的兼容!这也就意味着广受欢迎的 Linux 平台之现有开源库和组件可以很方便地移植到 NuttX 系统上。
然而随着设备种类的增多,小米还推出了多个版本的MIUI系统,如MIUI TV、MIUI HOME等。只是这些系统的独立存在严重割裂了MIUI的体验感。再加上2024年即将面世的小米汽车,如果再出个MIUI CAR,用户使用起来那就真的“体验稀碎”了。
雷军也坦言,小米已经不只有智能手机,还有跨200多个品类的巨大智能生态,“人车家全生态”也即将完成闭环。在万物互联时代,各种设备涉及的操作系统分支之复杂、数量之庞大,不同系统及协议之间造成的生态连接隔阂,可能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
因此,小米将安卓系统进行深度定制,然后与Vela整合在一起,打造出类似于“鸿蒙连接万物”的东西,让所有系统都采用澎湃OS,实现了系统的统一整合,在优化连贯体验的同时,也强化了小米的品牌形象。实际上,现阶段无论是自研还是基于安卓定制的澎湃OS,只要属于小米自己的东西,不再受安卓限制即可。
在业内看来,“跨越”首先是指小米汽车面市在即的关键时点。根据此前披露,小米汽车研发进展超出预期,维持2024年上半年量产目标不变。随着小米汽车即将推出,小米整个硬件生态,就多元性与丰富度来说已经完整。“为追求统一的体验,当然背后也涉及创新的集约性、软硬件融合协同创新、消除标准差异等客观需求,小米也必须走出操作系统升级这一步。否则不只体验差异大,后续研发成本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