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一个千亿台阶,天府新区生态价值转化开新局
发布时间:2022-04-25 07:01:32|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

日前,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住建部联合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对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在解释出台背景时,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特别提到,将“开展现代化城市试点示范”。

作为“公园城市”理念的首提地,四川天府新区被寄予厚望。今年2月,全国首个公园城市国家标准化综合试点——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国家标准化综合试点正式启动。公园城市建设有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发展指标;而作为承载地的天府新区,亦将继续展开生态价值转化的探索。

这基于一种对公园城市更深刻的理解。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教授吴承照曾指出,公园城市的理论基础,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然系统的复合价值理论和生态动力理论。自然系统所具备的从生态到精神、社会等领域的多元价值,是现代城市吸引高端人才的动力系统,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系统。

从数据上看,天府新区正在推进公园城市的价值系统重构。2021年,天府新区GDP突破4000亿元、增长9.7%,四年连续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在国家级新区建设评估中进入第一方阵。

由表及里,一场由价值转化导向的全方位、多层次城市发展模式嬗变正在天府新区拉开:在这里,生态价值不断展现出向创新价值、产业价值以及人居价值转化的可能性,深层次的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观在天府新区加速落地。

成都超算中心 天府新区供图

创新价值:推动构建“科技创新特区”

去年底,天府永兴实验室在天府新区揭牌成立,作为四川省政府批复建设的天府实验室四个重点实验室之一,将为开展绿色低碳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增添一枚核心平台。对于生态本底优势明显的天府新区,这也是生态与创新的又一次别开生面的“亲密接触”。

就在半年前,天府实验室、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实现揭牌运行,推动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由谋划布局步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对于天府新区而言,此举意义尤为重大。天府实验室是四川面向国家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自身优势领域打造的国家实验室“预备队”。通过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不仅将重构创新全链条,亦将吸引更多顶级科学家来川发展,最终成为四川原始创新、基础研究的重要载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源地和动力源。

在天府新区,生态优势愈加凸显。

数据显示,天府新区已形成连片绿地湿地5.75万亩,建成绿道337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64平方米,大开大阖、“三生融合”的空间格局基本成型。眼下,生态资源对创新要素的吸引力已然呼之欲出。

在此基础上,重大布局亦纷至沓来。除两个天府实验室外,天府新区先后还迎来西部(成都)科学城、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挂牌,成都超算中心纳入国家超算中心序列。去年,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7家,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达到54个,双创示范基地连续3年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

公园城市与创新的契合点,在天府新区还有更多具体呈现。

有业内人士指出,技术创新成果需要落地场景,而先行先试的公园城市,则是技术创新“开花结果”的好场景。一个例子是,对于低碳技术应用,天府新区提出,将瞄准能源、交通、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聚焦零碳技术、CCUS及碳汇技术、储氢制氢技术等领域,构建碳中和产业体系、碳中和创新体系、碳中和场景体系。

更具前瞻性的规划是,天府新区将推动成都科学城建设“科技创新特区”,以先行先试聚合科技创新优势资源和高端要素,尽快形成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改革经验。

经济价值:天府中央法务区成效初显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曾指出,公园城市建设并非要了生态,就不要经济发展。而是在“城市”这个形态之下,实现经济活动和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而推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落地见效,就必须要有体制机制上的变革和突破,“很多资源配置方式要顺应大城市的发展”。

加强专业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是一个重要切入点。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0年8月,四川省委决定,在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努力打造“立足四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面向世界”的一流法律服务高地。半年后,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推动建设的现代法务集聚区正式诞生。

今年初,运行一年的天府中央法务区成效初显。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成都审判点”“成都国际商事法庭”“成都知识产权法庭”同期揭牌,“天府中央法务云”“天府中央法务链”对外发布,意味着中央法务区由“建平台、聚资源”向“提功能、升业态”迈进。而此前,中央法务区建设经验已获评中国改革2021年度唯一省级特别案例。

这种“刀刃向内、流程再造”的魄力,体现在更多细节上。比如,对于中央法务区入驻企业,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曾指出,将参照上海自贸区、海南自贸港等地区开展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比如在法律服务行业探索推行“一照多址”、告知承诺,实施容缺受理,设置合理“观察期”“过渡期”等,均为在法务领域关注度很高的改革举措。

数据显示,天府新区共完成自贸试验区创新改革任务110余项,形成证照通“1+ X”审批模式改革等创新案例140余项,并获评“中国最佳营商环境城区奖”。

入驻天府法务区的法律先生CEO彭帅曾提到,正在天府新区落地的一系列新政策有望为法律行业企业带来新的突破,吸引不少法律行业公司前来。落地天府新区,不仅有眼前的政策支持,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

另一个例子则体现在外贸领域——天府新区先后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设立意大利佛罗伦萨离岸招商中心,整合保税物流中心(B型)、天府新区海关等口岸功能发展对外贸易,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以上,进出口总额由成立初期的1900万元大幅增长至去年的80.68亿元。

人居价值:公园城市社区治理典范全面推广

去年10月,兴隆湖迎来流量“风口”,拥有一面水下玻璃幕墙的湖畔书店被视频网站频繁“打卡”——墙的一侧,湖水蓝绿透明,水草摇曳生姿,时而有鱼掠过,呈现出大自然变化万千;另一侧,则是一片书韵幽香,书页中是历史长河下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人与自然,在这里发生绝妙的化学反应。

湖的故事不止如此。

再往北数公里,麓湖在去年4月迎来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同期举行的论坛上,如何打造人文城市成为最核心议题。其中的一个层面,如被誉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之父”的知名建筑师张永和所提及,对于过去宽马路、大尺度的城市而言,如何植入更多人文元素,让城市更加关切人的需求?

天府新区恰是一个极为合适的回答者。

从具体项目来看,公园城市的生态价值正为实现人居价值提供有效的承载方式。除湖畔书店外,天府新区还打造了包括官塘生产队等生态价值转化场景,麓湖天府美食岛、兴隆湖社区邻里人家进一步被获评国家级社区示范工程。

而对于每个片区,天府新区秉持公园城市建设和人民利益实现的一致性,全域规划建设118个“15分钟生活圈”,新开办学校77所、扩增学位5.5万,布局建设华西天府医院等优质医疗机构,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成效显著,公园城市社区治理典范全面推广。

在此基础上,天府新区推动探索的“天府新区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将进一步实现公园城市发展的系统集成和探索。根据现有“1+5+1”指标体系,后一个“1”指的是天府新区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效果——这不仅包括城市现代化建设成效,同时也将衡量社会治理成效与市民感受。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何艳玲指出,公园城市既非常具体,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但同时它又是全方位的、系统的治理再造和发展理念再造。对于天府新区而言,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现有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方法论,在更大的层面上给全国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文/伍养

编辑:于竹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相关阅读

资讯

产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