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安宇飞 深圳报道每经编辑 文多
日前,珈伟新能(300317,SZ;前收盘价5.19元)收到深交所年报问询函,被要求说明2021年公司光伏草坪灯、LED照明产品销量和收入变动差异较大的原因等内容。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公司已经收到了5份问询函。就在十天前,珈伟新能还因为控股股东、实控人变更等问题收到了深交所发去的关注函。5月12日珈伟新能发公告称,公司将延期回复这份关注函。
从2018年到2021年,珈伟新能的净利润分别为-19.9亿元,-10.75亿元、2992.63万元、-2.1亿元,四年累计亏损超32亿元。
子公司亏损难题待解
这已经是珈伟新能连续第四次收到年报问询函了。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2019年2月至今,公司共收到5份问询函(其中4份年报问询函,1份半年报问询函)、5份关注函。
深交所的“重点关注”,出现在2018年珈伟新能财报披露之后。2018年,公司出现了“业绩跳水”,亏损19.9亿元,同比大降732.01%。要知道,从2012年上市到2017年,珈伟新能累计实现的净利润还不到8亿元,6年时间赚的,还没有2018年亏损的一半多。
为什么会出现业绩大幅下滑?主要是珈伟新能在2018年计提了12.97亿元的商誉减值。此前在2015年和2016年,公司以现金和发行股份等方式收购了江苏华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源新能源)和金昌国源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源电力)各100%股权。
2018年,光伏发电补贴退坡,华源新能源和国源电力的业绩都受到了影响。珈伟新能在2018年财报中计提了12.97亿元的商誉减值。
到了2019年,珈伟新能依旧没能走出业绩亏损泥潭,净利润亏损10.75亿元,主要是报告期内计提了商誉减值损失在内的4.52亿资产减值损失,同时计提了3.66亿元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
2020年,珈伟新能业绩曾有所回暖,净利润2992.63万元扭亏为盈,但2021年公司又出现了亏损,净利润-2.1亿元。其中,公司主要参股控股的华源新能源、正镶白旗国电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光伏)、金昌振新西坡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昌西坡)等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4家子公司全部出现了净利润亏损,亏损额最低为2588.3万元,最高超过1.65亿元。
其中,国电光伏因为申报手续等问题,未被成功纳入国补名录,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22亿元,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949.56万元。
深交所在年报问询函中,要求珈伟新能补充说明国电光伏应收1.22亿元可再生能源国补资金的应收账款形成原因,并结合补贴的申请条件、申请流程、审批流程、同类其他公司申请情况等,补充说明国电光伏未能按期申请国家补贴以及预计无法申请具体原因。
2021年8月,珈伟新能还披露称,拟出售子公司金昌西坡90%股权并豁免其业绩承诺,对应股权转让价款为1.83亿元。2018年,公司以2.2亿元现金收购金昌西坡100%股权。
近年来的多起并购及子公司并不理想的业绩,让珈伟新能陷入了业绩困局当中。
公司实控人发生变更
此前,珈伟新能的实际控制人是丁孔贤、李雳和丁蓓三人。腾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名公司)、奇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盛控股)、阿拉山口市灏轩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灏轩投资)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
根据2022年1月珈伟新能原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和阜阳泉赋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阜阳泉赋)签署的《纾困投资协议》和《表决权委托协议》,以及同年4月各方签署的《纾困投资协议之补充协议》,阜阳泉赋将通过接受原公司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上市公司27.55%的股份表决权委托的方式,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
据了解,丁孔贤等珈伟新能原实控人已经陷入“债务危机”。截至2022年4月28日,丁孔贤持有4853.64万股上市公司股份,超过95%处于质押状态;腾名公司持有5110.84万股上市公司股份,其中99.79%处于质押状态;灏轩投资持有4956.56万股上市公司股份,几乎全部(超99.99%)处于质押状态。
珈伟新能在公告中表示,阜阳泉赋支持民营企业纾困,计划通过承接债务等形式,推动化解上市公司原实际控制人、原控股股东的债务困境。
对此,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丁孔贤、灏轩投资、腾名公司、奇盛控股说明本次交易的具体背景、筹划过程及通过表决权委托而非转让股份方式转让公司控制权的原因,后续是否存在股份转让的具体安排。
同时,深交所还要求阜阳泉赋结合自身业务开展情况,说明其收购上市公司的目的,是否具备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相关行业经验及管理能力,是否计划长期维持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等问题。
5月12日,珈伟新能发公告称,由于《关注函》中的个别问题仍在核查中,且中介机构因疫情原因及内部审核流程需要,公司无法在2022年5月12日前完成回复工作。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将延期至2022年5月20日完成关注函回复并履行披露义务。
为进一步了解公司相关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拨打电话和发送邮件的方式向珈伟新能提出了采访请求并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