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饮料三分之二都是冰!中消协发起夏日饮品消费乱象“破冰行动”,据介绍,按“正常冰”的选项来看,多个咖啡品牌的冰块为20多块,甚至有奶茶品牌选“少冰”后,仍有24块冰块。有业内人士指出,一般连锁咖啡或奶茶品牌都有严格的冰块与饮料配比,来确保出品的一致性。
买茶饮或咖啡时,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一杯饮品里冰块特别多,喝两三口就见底,有的商家还没有去冰的选项。对于这一现象,有人调侃说:“明明是卖冰的,还送了你咖啡。”
夏日饮品加冰块,该加多少?8月2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起“破冰行动”,联手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倡议: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
中消协:买的是饮料而不是冰
加多少冰应该消费者说了算
据央视新闻,中消协介绍,近日有消费者在某知名饮料店选购饮品时,发现饮品中冰块含量占到饮品总量的2/3,冰块含量过多导致饮用体验感变差。也有的消费者反映,部分饮品在手机点单页面的温度选项只有“冰”,有些饮料店甚至拒绝消费者提出的“去冰”饮品需求。
中消协表示,相关媒体就饮品加冰情况,对北京市西单商圈、朝阳大悦城、国贸、西三旗等商圈的知名冷饮品牌进行消费体验发现,一是餐饮经营者对冰量缺乏统一标准,即使同一品牌不同店铺对于正常冰的标准也不统一。二是各餐饮经营者的冰块大小、形状不同,有的饮品中冰块为扁片或中空状,因此不能简单以冰块数量来衡量加冰量。
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在此倡议广大餐饮经营者:
一、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只要是与正确的判断、选择、使用等有直接关联的情况与信息,消费者都有权知悉,经营者都应该提供。消费者购买饮品时,餐饮经营者应主动询问消费者是否需要加冰及加多少冰。若饮品存在确实无法去冰或饮品为特定的冰与配料结合等情况,餐饮经营者应在点单页面明确标注或在点单时提示消费者注意。
二、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只有按照个人意愿决定是否消费、消费什么、以什么方式消费,其消费需求才能真正得到满足。餐饮经营者应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要,为消费者提供“多冰”“正常冰”“少冰”“去冰”或通过备注方式调整加冰数量等个性化选项,供消费者自主选择,也可以将饮品和冰分开,由消费者自主决定是否加冰及加多少冰。
三、尊重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落实消费者公平交易权,要求从事交易活动的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心怀责任担当,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经营理念,保障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消费者购买饮料时,默认购买的是饮料而不是冰。餐饮经营者可以在点餐台、广告单及食物图片等显眼处明示顾客有要求饮品不加冰的权利。若消费者对加冰容量提出疑问时,餐饮经营者应予以及时、正面的答复。
选了“少冰”还有24块冰
有饮品去冰前后差200毫升
据极目新闻此前报道,多个咖啡品牌的点单系统都没有“去冰”或“少冰”的选项,但店员介绍,消费者可以单独备注。按“正常冰”的选项来看,多个咖啡品牌的冰块为20多块,甚至有奶茶品牌选“少冰”后,仍有24块冰块。有业内人士指出,一般连锁咖啡或奶茶品牌都有严格的冰块与饮料配比,来确保出品的一致性。
“XX咖啡三分之二是冰块,两口喝完”的话题,近日登上了微博热搜,当事人张先生表示,当时用券点了两杯拿铁咖啡,点的是正常冰。结果两杯拿到手,打开一看三分之二全是冰块,咖啡只喝几口就没了。张先生感觉咖啡买得很不值,点单的时候就没有去冰的选项,感觉很坑人。
厦门晚报进行了一次测试,将多款饮品去冰后用量杯统一测量发现,冰饮与热饮容量相差最大的品牌差了200毫升,最小的则30毫升。
国内一家知名茶饮品牌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表示,一杯正常的茶饮冰块含量或者糖含量都是按照标准来,多加或者少加都会带来口感不纯正的负面现象。同时,他否认饮品品牌是为了降成本才加冰的,“为了降成本,直接加水也是一样的效果呀”。
也有从业人士表示,虽然去冰流程看似不繁琐,但是碰上爆单或者店员人手不多的时候,去冰的订单过多,也会影响店员的出单速度,所以有的商家可能不愿意做。
咖啡、奶茶加冰,导致饮品本身液体量减少,是否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呢?据浙江电视台,有律师表示,既然商家对饮品有中杯、大杯、超大杯之分,那原则上无论是去冰还是不去冰的状态,都应当满足通常意义上的分量要求。
“商家其实完全可以公布(液体饮品)量是多少,每个被子的量多少公布一个数据,如果影响了(饮品液体)量的话,消费者就可以去维权,把冰去掉,一测发现少了,那就是欺诈,就可以退一赔三。”律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