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3.2万亿以上
发布时间:2024-04-18 14:27:21|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

  苏波表示,未来,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将成为数字技术发展的主旋律,预计围绕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的应用场景将持续释放,推动着IT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与发展,并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发展新动能。同时,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的深度结合,也将碰撞出在产业、经济、社会领域新的火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表示,“人工智能+”行动的目标就是要积极应用人工智能为实体经济赋能,提高实体经济的效率,推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带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国新办4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在会上透露,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3.2万亿以上。

  4月1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单忠德介绍,围绕推动智能制造发展,近年来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技术攻关。我们要发展智能制造工艺、智能制造装备、智能产品、软件系统,推进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增材制造装备等技术攻关。同时,加强工艺数字化、装备智能化、质量检测、供应链协同等方面的工艺、装备、软件成组连线的创新突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3.2万亿以上。

  二是增强解决方案供给。要发展智能制造,特别是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要有一批服务供应商。我们重点培育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的系统方案供应商超过150家,像钢铁、石化、锂电池这些领域系统集成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混线柔性生产、加工检测一体化、高精高可靠装配等解决方案也取得重大突破,赋能企业数量超过3400余家。

  三是加强引领示范。联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连续三年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刚才我讲到,培育了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90%以上的示范工厂得到应用。

  四是加强标准制定。联合国标委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累计发布国家标准408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48项,推动智能制造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

  下一步,在目前工作的基础上,将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应用牵引。深入推进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建设。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建设智慧园区,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典型标杆,支持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基于成熟技术、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技术改造。目标是到2025年,70%以上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二是完善供给支撑。我们要谋划布局智能制造领域的相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加强智能制造工艺、智能制造装备、智能产品、软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开展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到2025年培育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更好地推动更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

  三是健全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布局5G、算力、移动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特别是要加强评估评价工作,目标是到2025年建成一批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单忠德表示,工信部今年刚好在推进大规模工业设备更新,也抓住这个机遇,体系化推进智能制造应用探索、科技攻关、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菲菲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相关阅读

资讯

产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