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当涂县护河镇三万亩高标准农田配上了“网格员”
发布时间:2023-06-28 09:25:03|来源:当涂县人民政府|作者:

  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当涂县护河镇三万亩高标准农田配上了“网格员”,自网格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护河镇18名网格员累计开展巡查检查400余次,经镇级确认,村级网格员排查共发现问题35个,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督促整改,形成解决问题闭环,有力保障了全镇农业生产。

  “三夏”农忙时节,当前正值水稻移栽关键时期,在当涂县护河镇清潭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抢抓农时忙插秧的场景。

  6月15日一大早,在王庄自然村田间,村“两委”成员吴鹏像往常一样,逐一查看沟渠、涵管等农田设施,并将运行状况及时登记在随身携带的巡查日志上。作为村干部,吴鹏还担任村里高标准农田管护的“网格员”。

  此时,王庄自然村种粮大户任祖东和任德虎两人行色匆匆跑到吴鹏面前。“小吴啊,出大事了,你赶紧帮我们想想办法。”原来,村里的灌溉泵站泵机突然损坏,眼下正值水稻插秧用水的关键期,渠道抽水困难,时间长了将导致村民无法正常灌溉农田,周边两百多亩田地也会受到影响。

  一看事态严重,吴鹏赶紧来到现场,确定该问题村里无法解决后,他第一时间将现场照片和视频上报镇级监管员。20分钟后,镇监管员和镇水利办主任也赶来现场,及时安排专业人员现场维修,由于需要更换零部件,安排人员立即采购。第二天,泵机就修好了,提水灌溉恢复了正常,保障了农业生产用水。

  谈到吴鹏,村民更是连连称赞他靠谱。“每隔半个月,镇里会对我们的履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干不好可没法交差!”指着手里的护河镇农田管护等领域网格员聘用协议,吴鹏笑着说。

  为农田配备“网格员”,是马鞍山市创新农田建设等领域管护网格化管理机制中的重要内容。

  护河镇作为我市唯一的试点乡镇,为进一步强化农田建设管护工作,推动农田管护等领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以乡镇、村级网格化管理“八有”(有工作机构、有固定场所、有人员配备、有工作保障、有制度职责、有考核培训、有协助执法、有档案管理)和“四化”(监管责任网格化、日常巡查常态化、监督执法联动化、监管手段智慧化)为总要求,围绕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农资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日常巡查重点工作,充实加强村级网格员队伍,发挥村级一线排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前哨作用,切实提高全市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能力和农资、农产品监管水平。

  其中,乡镇设1名监管员,每个行政村设1名网格员,形成“1+N”管理模式。乡镇监管员由现有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兼任;村级网格员按照“镇聘、镇管、镇考核”的管理原则,依托现有的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公平竞争、择优聘任。乡镇监管员每半月要对各村级网格员履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加强村级网格员学习培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将发现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作为村级网格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作为第6网格的网格员,吴鹏在日常巡查中若发现需要维护的设施,通过手机拍照取证后,能自行处置的及时处置,并将处置情况两个工作日内报镇监管员;不能自行处置的第一时间内上报镇监管员,并如实记录巡查日志。镇监管员对网格员上报的问题线索第一时间进行核实,保存好相关资料,根据工作职责协调解决,不能解决的按程序在1个工作日内上报县农业农村局,并做好记录。县农业农村局主管部门对镇监管员上报的问题线索,根据工作职责及时组织会商研究解决,必要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当场调查处置,确保反馈问题得以解决。

  “自网格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护河镇18名网格员累计开展巡查检查400余次,经镇级确认,村级网格员排查共发现问题35个,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督促整改,形成解决问题闭环,有力保障了全镇农业生产。”护河镇副镇长汤小见告诉记者,为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按照上级的政策规定,护河镇制定了村级网格员考核办法,把网格化管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和续聘的重要依据,对认定为优秀村级网格员的,统筹资金发放村级网格员补助,强化各网格单元责任主体的管理责任,形成长效保护机制。

  在网格员的精心呵护下,护河镇3万亩高标准农田“田成方、林成网、沟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今年护河镇夏粮总产量9000吨,总产实现新高。

编辑:澜澜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相关阅读

资讯

产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