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34亿多亩森林、8000多种木本植物,蕴藏着丰富的食物资源。国家林草局最新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森林食品获丰收。森林食品主要是指森林或者林地生产的食物,包括可食性的果实、花、叶、枝、皮、根、脂液以及寄生物、附生物等非木质林产品。作为重要的“粮库”之一,森林食品是继粮食、蔬菜之后我国第三大重要农产品。我国人均森林食品产量约130公斤左右,居世界前列。
我国有十四亿多人口,吃饭问题是国之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树立大食物观”“要向森林要食物”。“开发森林食品”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被写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明确信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以经济林为主体的森林食物产量达到2.26亿吨,年产值超过2.2万亿元。森林食物已成为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为保障粮油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我国各地加快推进森林食品等林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依托新兴技术,现代化的林下经济基地以及种植模式日益增多,逐步改变了过去“人种天养”的被动局面;同时,随着产业的发展,更多有市场影响力的森林食物品牌出现在大众视野,森林食品市场规模逐年稳步增长。
技术赋能
“产业大脑”让山核桃不仅种得好还卖得好
进入3月,“沉睡”了一冬的浙江省杭州临安牵牛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山核桃种植基地忽然热闹起来,工作人员忙着给林地施肥以及补种新的树苗,为核桃林新一年的生长做准备。
杭州市临安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山核桃产区,这里的地形和气候十分适宜山核桃的生长,已有500多年的山核桃栽培历史。目前,全区山核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7万亩,有15万左右的农民以山核桃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全区山核桃的生产面积以及年均产量都位居全国榜首。
临安牵牛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立平是临安本地人,从2000年就开始承包土地种植山核桃。王立平说,以前,当地种植山核桃的管理方式很粗放,因此收益不好,2017年以前,他经常亏本。直到2017年之后,市里的技术专家来当地指导,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也逐步被应用到山核桃种植基地中,才让当地山核桃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王立平的基地内目前种植有890亩山核桃林,去年秋天一共收获山核桃干籽5万斤,是2018年年产量的五倍还多。王立平自豪地表示,有了先进的技术,这么大的一片种植基地,平时管理只需两个工人就够了,十分省心。
山核桃的品质受土壤、天气、病虫害等因素影响较大,为了能够及时监测各类环境要素的变化,基地内安装了一个小型气象监测站以及智能型虫情测报灯等物联网传感设备,这些设备收集到的数据会实时传送到临安区统一的山核桃“产业大脑”中,经过系统分析,可以准确判断环境情况以及病虫害的发生,为种植管理提供精准应对策略。
临安区的山核桃产业大脑于2020年上线,是全国首个正式上线运营的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应用平台。目前,平台已经归集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气象等15个单位数据,覆盖种植大户、262家合作社、160家加工厂、80家协会企业和700余家坚果销售企业电商数据,可对山核桃种植、加工等环节进行全产业链的监管和服务。
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农林信息中心主任罗煦钦告诉记者,临安区山核桃产业大脑上线,主要是为了解决“哪里合适种”“如何种得好”“如何加工好产品”“如何卖得好”这几个山核桃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种植方面,“产业大脑”可以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获取数据,通过土壤、地形、气候三项因子,开展适宜性评价,确定禁种区、宜种区,选出最适合山核桃林生长的地方。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产业大脑”安装有山核桃病虫害智能预警模型,将山核桃的四十多种虫害和七十多种病害的特征、形状以及防治方法等形成病虫害基础库,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收集,对整个区域内的病虫害发生趋势做出预测。同时,各个种植基地内的监测设备会实时监测并上传各类病虫害信息,系统则及时通过手机向管理者发出预警和治理建议。
在销售环节,“产业大脑”基于阿里、抖音等平台数据,分析出山核桃热销商品、热销区域以及消费者喜欢哪些口味和什么规格,形成大数据报告,为品牌推广和企业的新品研发等提供决策支持。
罗煦钦表示,现在临安有60%左右的山核桃都是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以前没有“产业大脑”的数据指导,本地企业对于消费者到底喜欢什么口味的产品,该如何针对消费者喜好升级加工工艺和包装等情况往往一无所知。比如有的企业觉得水煮山核桃健康,但实际上大部分消费者偏好椒盐味山核桃。有了“产业大脑”的大数据指导,临安区一家山核桃加工企业开发出了“团圆仁”系列产品,2023年仅通过抖音平台就实现了1000多万元的销售额。
绿色产业
林下经济美了生态富了口袋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下洋镇上姚村是一片被绿树环绕的小山村,全村面积共26平方公里,其中有大约16平方公里是山林地。2021年,为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下洋镇以“长期得绿、短期得利、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村民们端上了“绿饭碗”。
在上姚村一处朝南坡地上,高大的杉木林郁郁葱葱,茂密的树冠挡住了阳光,为树下带来一片阴凉。就在这片阴凉地中,一颗颗竹荪正在安静生长,等到6月份,这些竹荪就可以采收了。
泉州市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胡金地介绍,林下套种竹荪是一个生态和经济效益双收的产业。林和菌是一对“绝佳搭档”:树林可以给食用菌遮阴、提供氧气;而食用菌则可以给树木提供二氧化碳、有机质,促进树木生长的同时还能调节林地内小气候,形成林菌共生的生态群落。除了杉木林,松木林、杂木林、竹林也可以开发种植竹荪等食用菌,目前,下洋镇已有杉木林、竹林、百香果园等三个试验地种植了竹荪。
上姚村的村民姚布兴说,以前,大家只知道种田,没有想过还有“绿色经济”的发展思路。好在这些年,村里一直坚持巡山护林,留下的这片绿水青山果真变成了金山银山。
林下生金,生态富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充分挖掘林地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不仅美了生态,还富了口袋。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渡马镇新民村,蜂农田再培的30多个木蜂箱就散布在山上的杉木林间。天柱县森林覆盖率达67.39%,山上遍布多种蜜源植物,花期长,非常适合发展林下养蜂。田再培去年收获了400多斤蜂蜜,一斤卖价至少80元。田再培说,现在网络普及,蜂蜜销售不再是难事。山里的野花蜜味道香甜,受到不少消费者喜欢。
在天柱县,如今像田再培这样的蜂农还有不少。养蜂不会占用田地,也不耽误农时,还有很好的收益,这都得益于当地草木葱茏的良好生态。过去,天柱县的村民们大多过得是“背靠大山无收入”的苦日子,一些村民靠砍树为生,不仅破坏了环境,导致山体水土流失,收入也不高。近年来,天柱县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兴县”的发展思路,一方面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另一方面多措并举发展林业产业,林下生态鸡、林下中药材、林下养蜂等林下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就林下蜂来说,截至去年年底,天柱县养蜂已达到2.1万箱,蜂农达260余户,蜂蜜总产值1570多万元。当地村民说,要感谢好山好水养出了好“蜂”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