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单元门口设置无障碍坡道、公共卫生间增加安全扶手、智能手机配置加大字体、景区设立“助老岗”……改造一小步,幸福养老一大步。从可观可感的“大变化”到细枝末节的“小贴心”,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善。楼栋门口的台阶旁增加了小坡道、坐便旁安装了可折叠扶手、卫生间增加了淋浴椅、床边安上了护栏、房间有了感应小夜灯……近年来,各地相继启动了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对空巢、家庭贫困等有需要的老年人家里进行“微”改造。
适老化创新改造亮点多
洗澡有淋浴凳支撑,日常起居有辅具助力,在家门口的老年食堂能吃上可口饭菜……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以适老化改造为抓手,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打造老年宜居环境,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迈出积极步伐。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占全国总人口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亿,占全国总人口14.9%。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适老化改造正成为一项重要任务。适老化改造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创新亮点?本报对此进行了采访。
家居改造
让生活少些“磕碰”
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健康老龄化发展、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保障。
“改造后,我自己行动方便了,孩子们也省心很多。”日前,说起家中的适老化改造,80岁的胡碧珍老人非常满意。
胡碧珍是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桥街道兴洲坝社区温馨花苑小区的居民,一次意外跌倒导致腿部骨折,此后行动不便,日常生活由4个子女轮流照护,对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需求比较高。
遵义市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政策推出后,经民政工作人员上门宣传,家属主动向社区申请,老人所在社区、所辖街道、民政局三级审核通过后,委托专业团队上门调研分析,确定了胡碧珍老人家庭养老床位改造的具体内容。
在此次改造中,将原来的阳台拆除进行无障碍通道改造,并在有高低差的部位设计了橡胶坡道,现在老人可以自己操作电动轮椅外出;在卧室增加了适老护理床、坐便椅、小夜灯等辅具,减少了老人夜间从床上掉落摔伤的风险,也方便了老人夜间如厕;在卫生间安装了马桶和一字扶手,方便老人如厕和起身,设置淋浴椅和L型扶手,方便老人洗浴。
“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为像胡碧珍这种情况的老人解决了照护困难,给老人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安全保证,也减轻了家属照护的压力。”遵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说,目前,遵义市正积极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资金补贴、市场运作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破解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时利用养老智慧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居家适老化改造是一项综合工程,并非简单安装某一项适老化产品。据福建省泉州市一家从事适老化改造项目的公司负责人欧鋆灵介绍,目前适老化改造主要分硬件类、辅具类和智能类,在当下的改造中,以硬件类改造居多,如厨房、卫生间防滑改造,蹲便改坐便,电线线路改造,安装无障碍扶手等。
“不少家庭容易忽视老年辅具和智能设备的重要性,”欧鋆灵建议,有高龄老人的家庭,可以考虑配备手杖、四角拐或者具备照明、收音机、报警等多种实用功能的智能拐杖;选购可以提供定时提醒服务的智能药盒;失能老人家庭可以购买防褥疮坐垫、电动轮椅、一键报警拉绳按钮等辅具和智能设备。
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组织编制了《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指导手册》,从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开始,让老年人住得更放心、更舒心。据了解,该手册针对城市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在通用性改造、入户空间、起居(室)厅、卧室、卫生间、厨房、阳台等7个方面形成了47项改造要点,为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提供了系统、简单、可行的改造方案和技术路径,可以帮助老年人提高居家适老化改造意识,提升行业居家适老化改造技术水平。
居家适老“小改造”,承载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大幸福”,能让老年人的生活少一些“磕磕碰碰”,拥有一个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持续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改善设施、改进服务:民政部等部门提出“十四五”时期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上海支持建立全市统一的家庭环境适老化改造平台,对符合条件的对象予以补贴;重庆在基层社区持续开展助餐、助浴、助医“三助”行动,加快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试点和居家适老化改造。在通过居家适老化改造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安全和生活便利需要的基础上,部分地区还引入了闪光振动门铃等智能设备,同时采取设置护理床、配置适老化餐桌椅等措施,丰富居家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品质。